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疫情防護的“**道防線”
5倍工資招工人返廠
位于武漢市的湖北衛親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從大年初一開始,以3倍加班費召回工人,但愿意返工的寥寥無幾,往日日產量1萬多只,現在產量只有幾千只。
200個工人24小時兩班倒,位于廣東省東莞市的LIFAair能保障日產口罩2萬只,總裁張文東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工人返廠不足一半,當前有一部分是留廠未回家工人,臨時培訓合格后上崗,“我們廠房前端是自動化機械生產線,但是裝填骨架、呼吸閥等對細節要求較高的步驟都需要手工完成,所以人工是*大的難題,他們從大年三十到現在只休息了**,按照國家規定付3倍工資”。
四川恒明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1月21日就緊急組織工人回廠復工,“一臺生產機器需要3個工人,三班倒共18個人。檢驗、滅菌、倉儲等環節也都需要工人。”該公司總經理廖佳明說,工廠**的生產*限是12萬只口罩,機器每天都在高負荷運轉,“因為口罩車間是無菌的,工人進入必須穿戴防護服,為了減少防護服的浪費,工人們基本上8小時才上一次廁所,水也喝不了幾口”。
“生產人員不夠,只能家人臨時上崗。”安徽省桐城市維爾康勞動防護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程玉珊表示,2019年年底廠房剛建成,正常生產人員有十余個。一些員工回家過年無法返崗或因擔心疫情不愿意返崗,“我們廠規模比較小,沒有能力出高工資請員工返崗,所以在做好衛生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只能讓自己家人上崗了,基本上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這個春節,她和家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工廠度過。
在桐城市青草鎮,20余家口罩生產企業已陸續恢復生產,但都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穩健衛生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甘健告訴記者,為加快生產速度,自大年初一開始,公司以5倍工資請員工返崗,每天機械化生產18個小時以上。
“現在我們生產線上的志愿者人數是返崗員工的5倍,員工返崗比例不到10%。”安徽莫尼克醫用材料有限公司員工戴葉蘭介紹說,1月25日起公司公開向社會求援,招聘生產防護服和口罩的原材料和生產人員,20多個志愿者前來應聘,其中不少是退休人員。志愿者主要做剪線頭、折疊、貼膠條等簡單的手工活兒,公司員工負責
一些原材料價格上漲10倍
“一次性醫用口罩成本兩毛錢,但生產口罩的原材料供貨商分布在四川、廣東、河南和江蘇等地。”廖佳明告訴記者,“工廠復產后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是原材料價格上漲,上漲幅度在40%~50%。”
這不是一個企業的現狀,整個口罩產業鏈的供應成本都因疫情的爆發而上漲。廖佳明指出,原材料商也面臨著春節期間復工難的問題,“他們也要負擔人工成本”。
“一個口罩需要的原材料包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了解到,口罩生產商的上游企業包括原材料供應商、生產機器銷售商等,下游企業包括包裝材料供貨商、印刷廠等。
“機器設備沒到位,只有一臺全自動機器在生產,其余都是半自動的,都需要配備生產人員。”程玉珊表示,生產機器缺,生產人員再多也沒法大大提高產能。
張文東擔心的是,現在市場需求太大,沒有規劃會導致低水平一窩蜂建設,“現在很多企業在等口罩機械廠上班買機械。”
對湖北衛親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舒家森來說,目前*大的問題是上下游原料供應中斷,尤其是口罩包裝袋的包材方面。
“我們做半成品直接分裝,包裝相對比較簡單,在專業技能上要求不高,現在只有兩個工人,辦公室的員工也會幫忙。”舒家森解釋,由于包裝材料供貨商初十才上班,加上交通受限,貨運公司也無法及時跟上,導致生產出來的口罩沒辦法包裝,繼而無法投入市場。
LIFAair口罩原本的使用說明是印在包裝袋上的,張文東介紹說,由于包裝袋噴墨公司正月十五以后才上班,現在是部分工人自己打印紙質說明書裝袋。
缺口巨大口罩能否委托生產
“口罩生產工序并不復雜,但生產出來之后需要經過長達16個小時的滅菌,達到使用標準后才能推向市場。”廖佳明認為,口罩生產耗時較長也是導致生產速度慢、供應不足的一個原因。
按照疫情防護提示,口罩需要4小時更換一次。在醫用領域缺口更大,各地很多醫院接連發布公告,宣布口罩等防護用品告急。
張文東認為,醫用口罩缺乏的原因是生產的企業少,因為正常情況下對醫用口罩需求低。“醫用口罩生產成本較高,生產后需要運往有資質的企業做環氧乙烷消毒,放置后再運回來進行銷售”。
為應對巨大的需求,張文東提議,建立快速響應機制,有技術、有銷售渠道的企業可以委托一些有醫用資質的生產紗布、繃帶的企業代為生產,以此來提高醫用口罩產量。
LIFAair公司所在的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動詢問企業需求,協調解決原材料供應、印刷廠印刷等問題。這讓張文東感到非常踏實,“政府在幫我們努力解決口罩難題。”
針對當前口罩告急的問題,各地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從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獲悉,目前,省經信廳已組建了綜合信息、物資保障、生產督查、協調聯絡等4個工作組,派駐9個復工督查組、12個企業協調組赴各地,6位廳領導帶隊現場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用工難、生產原料運送難等問題。經省經信廳協調,各地政府、人力資源、交通管理部門為復工企業開放綠色通道。截至目前,全省68戶企業已復工54戶。同時,安徽省經信廳表示,安徽省內沒有生產遠程自控測溫儀、N95口罩、面罩、護目鏡等物資的企業,故加強省外物資采購、協調和調撥,保證物資儲備。
自1月30日起,安徽省為化解口罩供需矛盾,開始向市場投放平價口罩:安慶市向藥房和商超投放10萬只KN95口罩,每只口罩定價7元;滁州市政府通過235家藥店(含縣市區)向滁州市場投放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統一定價0.75元/只,市民可憑醫保卡購買,限購10只/人。
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1月30日發布消息稱,已組織省內口罩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協調企業解決原料供應、運輸物流、水電氣等生產要素方面的困難,幫助省內多家流通承儲企業開辟國內外渠道采購口罩。(經濟部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