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近日,紡織服裝大市石獅發布《石獅市緊缺急需人才引進指導目錄》和《石獅市急需(緊缺)技術工種目錄》,明確要多措并舉引導“現代工匠”隊伍培育和壯大。與此同時,該市(泉州)在全省(福建)首創職業資格等級獎勵制度,直接向在技術上有重大發明創造或重大技術革新、解決關鍵技術難題的“工匠”發放生活津貼獎勵。
記者注意到,去年初以來,在泉州下轄晉江、南安、泉州臺商投資區等地,均相繼出臺了涉及“工匠精神”的文件和激勵政策,一股“工匠熱”正在泉州上下涌動。
“工匠精神”,這個聽起來有些古老的詞語,近年來卻成為熱詞,備受社會關注。但是,從現代產業特征和轉型角度看,工匠精神早已不只是傳統作坊手工意義上的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其內涵和外延要豐富得多。
當下,政府和企業層面雙雙關注工匠精神,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產品遍及全球,中國一躍成為“世界工廠”。然而在國際消費市場,中國制造卻一度被認為是“價廉質低”的代名詞。要擺脫這一尷尬,中國制造在品質方面發力,拿出過硬的產品來,是繞不開的路徑。
“泉州制造”也存在同樣的困境。改革開放以來,泉州涌現出十多個優勢制造產業集群,包括紡織服裝、鞋業、建材、食品等,年產值均達到百億元乃至上千億元。然而,認真分析泉州制造的產品結構,“中低端扎堆、高端占比過低”的狀況十分明顯。近年來,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出現消費升級的趨勢,泉州制造的產品結構和檔次相對落伍,產能過剩也就不可避免了。從這個角度看,泉州制造也面臨著更嚴峻的提檔升級壓力。
在此背景下,我們就不難理解泉州為何舉起了“工匠精神”這面大旗。
我們知道,在生產要素的諸多構成中,勞動力是*活躍和*具決定性的。**的產業經濟,必須要有**的勞動力資源;與高端制造業產品相匹配的,必然是高素質的生產線工人和技術工人。泉州傳統制造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就必須重塑工匠精神,培養一大批**工匠。
不過,在筆者看來,當下培育**工匠,固守和發揚傳統的工匠精神固然十分重要,更關鍵在于要重塑這一理念,賦予其新時代的內涵——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
當前,泉州制造的轉型升級,必然伴隨著技術改造、產品更新、機器代工等環節的改革,由此衍生出對現代工匠的大量需求。這類現代工匠與傳統作坊工匠完全不同,他們不僅要對技藝精雕細琢,更需要掌握現代信息知識、機器操控和維修技術等專業知識,乃至外語識讀等綜合能力。然而從泉州產業界的現實來看,這類人才目前仍是“一匠難求”。
高端人才資源捉襟見肘,正是泉州各地“工匠熱”興起的原因所在。當前,面對不可逆轉的改革勢頭,泉州的產業工人,顯然急需“充電”或更新換代,一場關于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推進。
如今,區域經濟競爭正日趨白熱化,這其中,對現代工匠的培育和吸引尤為重要。我們期待,泉州的人才政策能盡快發揮效力,助推“泉州制造”的突圍和轉型。(何金)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