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周口市委、市政府依托本地勞動力成本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中心,以承接產業轉移為重點,以產業集聚區建設為載體,以工業化、外向化、科技化為方向,創新方法,搶抓機遇,著力推進本地制鞋產業向現代工業轉變,延長制鞋產業鏈條,加快制鞋產業集群發展。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一是加強領導,健全機制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周口市制鞋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市長徐光任組長,副市長劉國連任副組長,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工信局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管理服務工作,市商務局局長閆淑娟兼任辦公室主任。建立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和辦公會議制度。全體會議對全市制鞋業發展重大問題進行研究部署,對階段性工作進行總結,并確定下階段工作目標。辦公會議主要任務是落實領導小組部署的具體工作,協調有關具體事項和問題。建立重大項目市級領導分包責任制,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分包、一套班子跟進、一條龍服務”,推進項目實施。
二是科學規劃,明確目標
我們科學編制了《周口市制鞋產業出口基地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指導思想、規劃原則、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并制定了相關的保障措施。總規劃面積39400畝,其中近期規劃面積7500畝,中期規劃面積156 0190 2607畝,長期規劃面積18900畝,分布于全市11個產業集聚區。力爭到2020年,把周口鞋業出口基地建成產業鏈條完整、研發能力強勁、具有自主鞋類品牌,集鞋業生產、研發、配套設備交易于一體的國內知名、國際有影響力的“中部鞋都”,形成以西華縣鞋業工業園和商水縣鞋業工業園為核心的“兩園”,輻射周口市經濟開發區、項城、鹿邑、扶溝、沈丘、鄲城、淮陽、太康、川匯區九個產業集聚區,構建中部皮革鞋材交易中心、鞋機五金配件交易中心、倉儲物流配送中心等“三中心”,形成“一都兩園三中心”的發展格局。
三是突出重點,產業招商
我們始終把承接制鞋產業轉移作為全市招商引資的重點,以引進國內外制鞋知名企業為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制鞋產業發展壯大:加強與臺灣制鞋公會和其他制鞋商協會的聯系與溝通,開展組團招商或委托招商;組建專業小分隊,赴廣東、浙江、福建等制鞋業發達地區開展駐地招商;發揮凱鴻鞋業、強鴻鞋業、寶昌鞋業等現有外來投資企業作用,開展以商招商;適時適地組織舉辦針對制鞋產業的專題招商活動,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是加大投入,打造平臺
在西華縣和商水縣建立鞋業工業園,市經濟開發區和其他各縣市區產業集聚區內建立鞋業產業區中園,作為承接鞋業產業轉移的主平臺。逐步加大園區基礎設施投入,完善服務配套設施,打造新“九通一平”,即信息通、市場通、法規通、配套通、物流通、資金通、人才通、技術通、服務通的綜合平臺,形成區域核心競爭力。
五是政策扶持,**發展
結合周口實際,研究制定針對制鞋產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在用地、用工、用電、財政稅收、金融服務、外貿出口等方面給予扶持,引導企業圍繞產業鏈廣泛參與制鞋生產、貿易、技術研發和信息服務等各個環節,壯大產業基礎,提高產業水平,促進制鞋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六是培育品牌,質量優先
鼓勵龍頭企業走出傳統的訂單經營模式,打造強勢品牌,實現制鞋產品品牌經營;鼓勵龍頭企業在品牌創立、品牌管理與品牌延伸等方面進行戰略規劃,企業整體規劃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與服務等各個環節符合品牌戰略要求;鼓勵龍頭企業**實施綜合性品牌工程和多品牌工程,實現一企一牌或一企多牌;鼓勵企業進行ISO9000系列國際質量保證標準體系認證,規范企業行為,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鼓勵企業開展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和ISO14000系列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突破后配額時代安全和環保兩大貿易壁壘。
七是完善服務,提升水平
建立鞋業人才職業培訓中心,按照“建教合一”模式,培訓和生產緊密結合,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充足的人力人才支持;籌建周口市制鞋企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產業發展、技術進步、標準制定、貿易促進、行業準入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作用,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加強行業自律;加強中小企業投資擔保中心建設,加大對中小制鞋企業投融資扶持力度;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為制鞋企業采購原材料、銷售產品提供綜合服務。同時,在政策咨詢服務、專業市場服務、商務中介服務、管理創新服務、進出口服務等方面,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創業和發展提供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方位服務,以滿足中小企業對信息、技術、開發、設計等需求,通過廣泛的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產業集群中的基礎配套作用。
八是轉變職能,優化環境
全面推行投資項目“全程無償代理制”和“聯審聯批制”,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服務;加強輿論宣傳,營造促進制鞋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優化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保障企業合法權益。改善金融環境,加強銀企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幫助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共同努力,為企業打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系列得力的措施,使周口在承接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尤其是在承接臺資制鞋業轉移,打造制鞋產業出口基地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2010年4月18日,周口市政府與臺灣區制鞋工業同業公會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經過嚴格審查,正式把周口市確定為“河南省制鞋產業出口基地”,并于2010年10月27日舉行授牌儀式,史濟春副省長出席儀式并向周口市政府授牌。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西華凱鴻、扶溝寶昌、商水強鴻、商水宏大、開發區集立等十多家臺資制鞋企業陸續入駐各產業集聚區。其中,西華凱鴻鞋業、商水強鴻鞋業均已形成一定的生產能力,并順利實現出口,凸顯出了巨大的出口潛力。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河南省制鞋產業出口基地不斷做大做強,周口的經濟社會發展必定會日新月異,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一定會實現!周口的明天會更美好!
周口市承接產業轉移基本情況
近年來,特別是全市大招商活動開展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商務廳的關心支持下,周口市委、市政府依托本地勞動力成本優勢、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中心,以承接產業轉移為重點,以產業集聚區建設為載體,以促進經濟工業化、外向化、科技化為方向,創新方法,搶抓機遇,著力推進本地制鞋產業向現代工業轉變,延長制鞋產業鏈條,努力加快制鞋產業集群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已有西華凱鴻、扶溝寶昌、商水強鴻、商水宏大、開發區集立等10多家臺資制鞋企業陸續入駐周口,不但得到了快速發展,凸顯出了巨大的出口潛力,而且在周口市初步形成了制鞋、鞋材、鞋機和鞋技等基本完整的鞋業產業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