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10-19
標準簡介
本文件規定了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調查的一般要求,以及道路交通事故基本信息、車輛信息、當事人信息、道路信息、管理信息、綜合分析信息的調查項目和方法。本文件適用于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調查。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A/T 1082-2013《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調查》,與GB/T 1082-2013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a) 更改了范圍(見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b) 更改了“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調查”的術語和定義(見3.1,2013年版的3.1);c) 更改了“當事人”的術語和定義(見3.2,2013年版的3.2);d) 刪除了交通事故分類和分級(見2013年版的4);e) 更改了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調查的要求(見4.1,2013年版的5.1);f) 更改了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調查負責人員(見4.2,2013年版的5.2);g) 更改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事故、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的事故的調查項目要求(見4.5,2013年版的5.4);h) 增加了經緯度及其調查方法(見5.4);i) 增加了是否為次生事故及其調查方法(見5.8);j) 增加了空氣溫濕度及其調查方法(見5.12);k) 增加了道路監控/車載視頻及其調查方法(見5.18);l) 增加了事故后當事人安全措施及其調查方法(見5.19);m) 增加了對道路交通影響及其調查方法(見5.20);n) 刪除了間接財產損失及其調查方法(見2013年版的6.17);o) 增加了車輛基本信息(見6.1);p) 增加了車輛所有人及其調查方法(見6.1.8);q) 增加了車身顏色及其調查方法(見6.1.9);r) 增加了車輛形狀及其調查方法(見6.1.10);s) 更改了車輛識別代號及其調查方法(見6.1.11,2013年版的7.20);t) 增加了燃料種類及其調查方法(見6.1.12);u) 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種類及其調查方法(見6.1.13);v) 增加了驅動方式及其調查方法(見6.1.14);w) 增加了是否貼深色車窗膜及其調查方法(見6.1.21);x) 更改了車輛登記/檢驗情況及其調查方法(見6.1.22,2013年版的7.35);y) 增加了車輛改裝情況及其調查方法(見6.1.23);z) 增加了是否非法營運及其調查方法(見6.1.26);aa) 增加了是否為共享車輛及其調查方法(見6.1.27);bb) 增加了碰撞重疊度及其調查方法(見6.1.34);cc) 增加了車輛解體部位及其調查方法(見6.1.45);dd) 增加了車窗玻璃損壞位置及其調查方法(見6.1.46);ee) 增加了車輛供電系統是否損壞及其調查方法(見6.1.47);ff) 增加了車內部*大侵入部位及其調查方法(見6.1.48); gg) 增加了侵入對象及其調查方法(見6.1.49);hh) 增加了車門受損不能開啟及其調查方法(見6.1.50);ii) 增加了駕駛區域部件損壞及其調查方法(見6.1.51);jj) 增加了爆胎類型及其調查方法(見6.1.52);kk) 增加了爆胎輪胎編號及其調查方法(見6.1.53);ll) 增加了爆胎輪胎生產日期編號及其調查方法(見6.1.54);mm) 增加了車輛安全裝置及其調查方法(見6.1.55);nn) 增加了車輛安全管理裝置及其調查方法(見6.1.56);oo) 增加了行駛記錄儀/EDR數據是否可讀及其調查方法(見6.1.57);pp) 增加了輔助/自動駕駛功能及其調查方法(見6.1.58);qq) 增加了大中型客車信息(見6.2);rr) 增加了重中型貨車、掛車信息(見6.3);ss) 增加了電動自行車信息(見6.4);tt) 增加了營運客車信息(見6.5);uu) 增加了道路運輸證及其調查方法(見6.5.2);vv) 增加了是否按核定線路行駛及其調查方法(見6.5.4);ww) 增加了包車/旅游客運車輛是否有包車線路牌及其調查方法(見6.5.5);xx) 增加了車輛動態監控終端及其調查方法(見6.5.9);yy) 增加了車輛日常維護情況及其調查方法(見6.5.11);zz) 增加了車輛一級維護情況及其調查方法(見6.5.12);aaa) 增加了車輛二級維護情況及其調查方法(見6.5.13);bbb) 增加了配備駕駛人數及其調查方法(見6.5.14);ccc) 增加了接駁運輸情況及其調查方法(見6.5.15);ddd) 增加了普通貨運車輛信息(見6.6);eee) 增加了危險品運輸車輛信息(見6.7);fff) 增加了校車信息(見6.8);ggg) 增加了電動汽車信息(見6.9);hhh) 增加了輔助/自動駕駛功能信息(見6.10);iii) 增加了起火車輛信息(見6.11);jjj) 增加了當事人基本信息(見7.1);kkk) 增加了出行目的及其調查方法(見7.1.9);lll) 增加了居住地及其調查方法(見7.1.10);mmm) 增加了事故現場傷員意識狀態及其調查方法(見7.1.19);nnn) 增加了從事故發生到入院時間及其調查方法(見7.1.20);ooo) 增加了機動車駕駛人信息(見7.2);ppp) 增加了文化程度及其調查方法(見7.2.3);qqq) 增加了呼氣酒精測試及其調查方法(見7.2.9);rrr) 增加了毒品/管制藥物檢測及其調查方法(見7.2.11);sss) 增加了檢出毒品/管制藥物種類及其調查方法(見7.2.12);ttt) 增加了2年內曾嚴重交通違法次數及其調查方法(見7.2.16);uuu) 增加了曾記滿12分次數及其調查方法(見7.2.17);vvv) 增加了分心駕駛類型及其調查方法(見7.2.22);www) 增加了事發時是否處于駕駛狀態及其調查方法(見7.2.23);xxx) 增加了避險措施及其調查方法(見7.2.24);yyy) 增加了因事故受到的處罰及其調查方法(見7.2.25);zzz) 增加了行人信息(見7.3);aaaa) 增加了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信息(見7.4);bbbb) 刪除了戶口性質(見2013年版的8.7);cccc) 增加了道路基本信息(見8.1);dddd) 增加了通車年份及其調查方法(見8.1.3);eeee) 增加了中央護欄等級及其調查方法(見8.1.9);ffff) 增加了路側護欄等級及其調查方法(見8.1.11);gggg) 增加了碰撞后護欄/隔離欄狀態及其調查方法(見8.1.12);hhhh) 增加了交通標線及其調查方法(見8.1.18);iiii) 增加了非機動車道及其調查方法(見8.1.19);jjjj) 增加了人行道及其調查方法(見8.1.20);kkkk) 更改了路側交通環境及其調查方法(見8.1.22,2013年版9.11)llll) 增加了路側構造物及其調查方法(見8.1.23);mmmm) 增加了道路是否符合技術標準及其調查方法(見8.1.30);nnnn) 增加了道路安全設施設置及其調查方法(見8.1.31);oooo) 增加了道路設計通行能力及其調查方法(見8.1.32);pppp) 增加了道路是否施工作業及其調查方法(見8.1.33);qqqq) 增加了橋梁信息(見8.2);rrrr) 增加了隧道信息(見8.3);ssss) 增加了道路交叉口信息(見8.4);tttt) 增加了施工作業區信息(見8.5);uuuu) 增加了管理信息調查項目和方法(見第9章);vvvv) 增加了交通違法行為(見10.1);wwww) 增加了填報人、審核人(見10.4);xxxx) 更改了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調查表,采集項目由136項增加至377項(見附錄A,2013年版的附錄A);yyyy) 更改了適用一般程序處理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調查表,采集項目由73項增加至85項(見附錄B,2013年版的附錄B);zzzz) 增加了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信息調查表,采集項目為24項(見附錄C)。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全國道路交通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576)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山西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云南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巖、王曉燕、魏然、李平凡、張超、陳學浩、高龍、褚萬里、黎曉波、李加勇。本文件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2013年首次發布為GA/T 1082-2013;——本次為**次修訂。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