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ISO1400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第207技術委員會(TC207)從1993年開始制定的系列環境管理國際標準的總稱。
它包括了環境管理體系(EMS)、環境管理體系審核(EA)、環境標志(EL)生命周期評價(LCA)、環境績效評價(EPE)、術語和定義(T&D)等國際環境管理領域的研究與實踐的焦點問題,向各國政府及各類組織提供統一、一致的環境管理體系、產品的國際標準和嚴格、規范的審核認證辦法。
環境管理體系是全面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維護環境方針所需的組織結構、策劃、活動、職責、操作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
其標準號從14001至14100,共100個。
ISO14000[2004]系列標準 標準號分配表名稱 標準號
SC1環境管理體系(EMS) 14001-14009
SC2 環境審核(EA) 14010-14019
SC3環境標志(EL) 14020-14029
SC4 環境行為評價(EPE) 14030-14039
SC5生命周期評估(LCA) 14040-14049
SC6 術語和定義(T&D) 14050-14059
WG1 產品標準中的環境指標 14060
意義
ISO14000系列標準歸根結底是一套管理性質的標準。它是工業發達國家環境管理經驗的結晶,在制定國家標準時又考慮到了不同國家的情況,盡量使標準能普遍適用。它的意義在于ISO14001標準可以促使企業在其生產、經營活動中考慮其對環境的影響,減少環境負荷;促使企業節約能源,再生利用廢棄物,降低經營成本;促使企業加強環境管理,增強企業員工的環境意識,促使企業自覺遵守環境法律、法規;樹立企業形象,使企業能夠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
1、實施ISO14000標準是貿易的“綠色通行證”。
國際貿易中對環保標準ISO14000的要求越來越多。我國由于不符合相關國家的環保要求,每年在外貿中損失巨大。
2、提高企業形象,降低環境風險,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創造商機。
3、提高管理能力,形成系統的管理機制,完善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4、掌握環境狀況,減少污染,體現“清潔生產”的思想。
5、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減少各項環境費用,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6、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國策,不受國內外環保方面的制約,享受國內外環保方面的優惠政策和待遇,促進企業環境與經濟的協調和持續發展。
7、 改進產品性能,制造"綠色產品"
獲取認證應該具備的條件
應具備相應的資質(如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相關的國家行政審批資質或行業資質),具備相關設施和資源,能正常開展經營活動。能提供三個月以上的經營活動記錄。如企業建設和經營時對環境有明顯影響的行業(大多數生產性的行業)的應該有環境評價報告,并按評價報告的要求配置了環保設施,并通過所在地方的環境保護部門驗收合格,如企業建設和經營時對環境有影響小的行業(部份生產性的行業),應進行環境影響登記并經所在地方的環境保護部門批準。
1、項目招投標:出具權威的第三方CMA/CNAS資質報告;
2、上線電商平臺入駐:質檢報告各大電商平臺認可;
3、用作銷售報告:出具具有法律效應的檢測報告,讓消費者更放心;
4、論文及科研:提供專業的個性化檢測需求;
5、司法服務:提供科學、公正、準確的檢測數據;
6、工業問題診斷:驗證工業生產環節問題排查和修正;
1、電話溝通、確認需求;
2、推薦方案、確認報價;
3、郵寄樣品、安排檢測;
4、進度跟蹤、結果反饋;
5、出具報告、售后服務;
6、如需加急、優先處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紡織品檢測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