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0-31 來源:互聯網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種入畜共患病病原菌,使人和動物患腦膜炎、腦炎、敗血癥及造成懷孕婦女流產、死胎等疾病。近年來國外報道該菌所致的食物中毒越來越多,病死率高達30%一70%E2-司。國內也不斷有散發(fā)病例。引起了國內醫(yī)學界的普遍關注。WH0在20世紀90年代已將其列為食品四大致病菌之一。該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以家畜、家禽獸為主要宿主。很容易污染食品而引起食物中毒和李斯特病暴發(fā)。食品是導致人類受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該菌在4℃冰箱保存的食物中仍可生長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病原菌。在絕大多數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氏菌,肉類、蛋類、禽類、海產品、蔬菜等都已被證實是李斯特氏菌的感染源。
隨著我國冷藏、速凍食品消費量的迅速增多,食品中單增李斯特氏菌的潛在危險性也越來越突出。因此在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檢驗中。必須加以重視。現針對其常用檢測方法的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比較。
1傳統檢測方法—分離培養(yǎng)
我國于1994年開始發(fā)布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測的國家標準,即GB/T4789.30—1994。目前,很多檢測部門和單位在進行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檢測時,其主要依據依然是國標法。修訂后的GB/T4789.30—2010法,對于樣品檢測依次進行增菌、選擇性分離平板分離培養(yǎng)、初篩試驗、鑒定等步驟,通過增加API鑒定試驗代替生化試驗和協同溶血試驗。雖然近年來顯色培養(yǎng)基的應用和ATB生化鑒定儀的聯合使用已大大簡化了鑒定步驟,縮短了檢測周期,但由于ATB生化鑒定儀鑒定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主要依據10種生化反應(主要為糖發(fā)酵),結果的判定主要是依據顏色變化,因此顏色變化不明顯或者不好界定時,其陰陽性判定帶有一定的主觀性。而且使用的API試條和試劑質量必須是符合有關的要求。另外,由于需要二次增菌、平板分離及生化鑒定,整個過程至少需要4~5 d。總之,傳統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離鑒定方法耗時長、程序繁瑣、試劑和人力成本都比較高。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