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20日從國家統計局安徽 調查總隊獲悉,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安徽夏糧播種面積增加,單產下降,總產下降。 2018年全省夏糧播種面積4314.47萬畝,增加79.26萬畝,增長1.87%。其中, 小麥播種面積4313.79萬畝,增加79.61萬畝,增長1.88%。
?
據悉,夏糧平均畝產372.59公斤,比上年減少15.74公斤,下降4.05%。其中,小麥畝產372.63公斤,比上年減少15.75公斤,下降4.06%。夏糧總產321.5億斤,比上年減少7.43億斤,下降2.26%。其中,小麥總產321.49億斤,減少7.4億斤,下降2.25%。
?
導致安徽夏糧產量下降主要是以下幾方面原因:冬前苗情基礎差。去年10月份安徽大部分地區為連續陰雨天氣,土壤濕度大、積水多,多數地區小麥播種延遲,尤其是稻茬麥,直到11月上旬才播種完畢,播種周期時間跨度的增大導致區域內小麥生長不均衡,遲播麥小苗、弱苗較多,整體苗情不如上年。
?
同時,產量形成關鍵期遭遇不利氣候。5月15日后安徽各地出現多次降水過程,并伴有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降水過程導致大部土壤持續過濕,低洼地發生澇漬,影響小麥灌漿乳熟;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導致部分地區小麥發生倒伏,同時適溫高濕的環境有利于赤霉病段時間爆發。主要表現一是倒伏:5月15-16日強對流天氣,造成部分小麥倒伏,對小麥產量造成影響;二是根系早衰:5月上中旬,冬小麥處于灌漿乳熟期,四個時段多降水過程,16-21日、24-25日出現集中強降水,導致土壤持續過濕,部分農田發生漬澇,小麥出現根系退化早衰,后期出現催熟問題;三是灌漿不充分:光照不足對小麥干物質積累非常不利,小麥千粒重較上年下降明顯;四是赤霉病爆發:由于5月份的連續陰雨天氣,部分田地赤霉病病發嚴重,主要集中在散戶地塊,減少了前期赤霉病防治工作相應的成效。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