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整治及違法案件查處情況以及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同時還分析了當前的存在問題,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舉措。 ?
2017年,我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以創建國家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抓手,以打造“食安南通”和“用南通藥放心”兩個品牌為載體,完善體制機制,重點整治突出問題,重拳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行為,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向好,全市沒有發生源頭性、系統性、區域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我市創新食品安全治理機制的經驗做法,多次得到了國家總局和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表揚。
?
生物醫藥和食品產業繼續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
2017年,根據統計局統計,全市生物醫藥和食品產業累計規模達到1108.30億元,同比增幅13.1%。
?
?
全市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分布圖
?
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全市共有58家企業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共有43家企業通過國內藥品GMP認證,12家企業通過美國FDA、歐盟EDQM、世衛組織PQ、日本PMDA等發達國家或組織認證檢查。58家企業中主營收入超2億元的有12家, 1-2億元之間的有7家。全市銷售收入超5000萬的醫藥產品為18個,其中過1億的品種為7個。通過與往年數據的對比,我市生物醫藥企業的規模與產品品質正在不斷提升。
?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分布圖
?
食品產業方面,截止2017年底,全市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數量達1150家,比2016年減少20家,數量繼續位列全省第二。目前,全市大型食品企業有嘉吉糧油等7家,大型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有南通醋酸化工等4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如東、如皋、海安三(縣市,共有710家,占全市總數61.7%。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市經濟開發區,共14家,占全市添加劑生產企業總數30.4%。肉制品主要集中在如皋市,占全市肉制品生產企業總數60%。同時,食品小作坊監管作為工作的重點,突破難點,完善制度機制,推進登記管理工作。目前,全市食品小作坊登記率超過40%,取締各類無證“黑作坊”156家。
?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2016年5月起,我市全面啟動了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是全省地級市中**的創建地區,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依靠各級監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大部分創建指標提前達到了國家驗收標準,今年5月即將接受國家組織的中期評估。
?
我市在全國首創“放心肉菜示范創建”“四聯創”工程,大力實施“菜籃子市場銷售放心工程”;在學校食品安全、農村集體聚餐管理、“三小行業”綜合治理、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等方面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得到了國務院食安辦、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肯定。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度全市食品安全總體狀況滿意度為79.6%,對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知曉率達到79.1%,支持率為97.6%,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滿意度為81.8%。
?
2017年度食品抽檢總體合格率繼續保持高位
?
2017年,全市組織實施食品安全抽檢42472批次,達到5.82批次/千人,位居全省前列,合格率達到98%。總體合格率與往年持平,顯示全市食品安全狀況穩中較好。
?
?
不合格產品中不同種類分布圖
?
針對抽檢監測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時間要求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及時采取封存、下架和召回措施,同時加強對風險隱患的分析和排查,針對重點食品、重點區域和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消除安全隱患。
?
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持續加大
?
2017年,全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上級部署并結合我市實際,找準突出問題,組織開展了農村食品安全“掃雷”行動“回頭看”、嬰幼兒配方乳粉標簽標識、桶裝純凈水、學校食品安全、中藥飲片生產領域和中藥提取物、城鄉接合部和農村地區藥店診所藥品質量安全集中整治等一系列行動,全系統查辦食藥類行政處罰案件2222件,較2016年增長27.6%,位列全省第二。涉刑移送食藥類案件106件,較2016年增長82.8%,位列全省前列。全年受理各類食品藥品投訴舉報1968件,全部按期按要求辦結回復。
?
從查處的一些大案要案看,當前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越來越隱蔽,制假售假渠道由原來的實體店面、固定場所向網絡銷售等轉變,其制假售假方式也由作坊式向跨區域的規模化生產轉變。全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與公安、檢察院、法院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暢通案件移送渠道,加強協查配合,主動匯報案情,爭取司法機關提前介入等形式,進一步促進食品藥品稽查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為轄區破獲大案要案掃清障礙,全市食品藥品涉刑案件和大案數均有明顯提升。
?
下一步,全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嚴字當頭,重典治亂,嚴防、嚴管、嚴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突出問題導向,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著力解決一些突出問題,嚴厲打擊各類制假售假行為。堅持抓實抓細,大力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南通行動計劃,圍繞學校食堂、農村集體聚餐、放心肉菜“四聯創”工程等重點領域監管機制的建設,持之以恒深化推進、拓展延伸。切實加強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提升監管效能。注重管服并舉,大力推進生物醫藥和食品產業轉型發展,全面促進食品和醫藥領域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和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食品強市、醫藥強市,以創新服務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