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清城區舉行了多場專項整治,穩步推進 食品安全工作。
?
清城區積*倡導新辦和換證的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改造,建議小餐飲實施透明式、大型餐飲和食堂實施視頻監控式。
?
2016年9月1日開始,新修訂的《 廣東省 食品安全條例》正式施行。清新區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 食藥監局”組織了相關的學習培訓,大力貫徹宣傳《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1日,記者走訪清新城區好美家超市以及松林食雞 餐廳,相關負責人均表示,今年初他們已學習過新的《 食品安全法》,針對新修訂的《廣東省食品安全條例》,他們將于近期組織學習培訓,并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嚴格、以更高 標準規范食品經營行為。
?
據了解,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清新區食藥監局在1月至8月共出動執法人員7200人次,檢查餐飲服務及流通環節食品經營單位7323家次,開展夜間巡查21場次;出動362人次,巡查區內食品生產企業132家次,巡查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208家次,下達監督意見書29份、責令改正通知書11份。
?
今年以來,在食品經營許可工作方面,清新區共受理食品藥品相關許可事項2847余件;在鋪開《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受理工作中,全區共發出小作坊登記證144張。今年先后開展了花生油黃曲霉毒素B1專項快篩快檢,大米加工企業化學藥劑使用管理情況的專項監督檢查,花生油、米粉、河粉、腐竹、豆腐品等重點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食用植物油塑化劑專項監督檢查,肉制品生產加工企業及生產加工作坊情況摸底等多場行動,從源頭上把牢食品安全**關。
?
此外,清新區鞏固流通環節示范創建工作,選取太和鎮綜合市場、太和鎮明霞市場、嘉信超市有限公司、天天樂百貨有限公司為食品安全“兩化”建設示范點。嚴格抓好嬰幼兒乳粉流通環節質量安全監管,省嬰幼兒配方乳粉追溯系統運行至今,清新區共有98家正規奶粉經營企業加入系統并進行上報,有效保障了奶粉購銷“來可溯、去可追”。大力推進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工作,以專人駐點的形式,督促試點市場做好相應工作,以點帶面,摸索適合該區家禽銷售的新模式。
?
清新區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階段性整治,與去年底相比,清新區內食品無證經營率大幅減少,大部分經營者責任意識得到了有效提高,能遵守《 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做到亮證經營,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改造生產經營場所,完善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主動承擔食品安全社會責任。1月至8月份,全區食品市場秩序穩中趨好,各項工作穩步推進,至今無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
■相關
執行“嚴入嚴出”制度
規范企業食品經營行為
?
今年,清新區積*推行“明廚亮灶”,積*倡導新辦和換證的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改造,建議小餐飲實施透明式、大型餐飲和食堂實施視頻監控式。目前,清新區已實施“明廚亮灶”單位共455間(視頻監控式112間,透明式和開放式343間,占全區餐飲服務單位28%。
?
在松林食雞餐廳,大堂掛有一個大屏幕,連通著廚房的攝像頭,通過監控可以清晰地看到廚房里的情形以及工作人員的一舉一動。記者走進該餐廳廚房看到,廚房干凈整潔,地面亮堂光潔,廚具、食材擺放整齊有序。餐廳內設置了食品安全知識專欄、健康生活知識專欄、本店管理制度專欄供員工和客人閱讀。該餐廳負責人劉沛瓊介紹,該餐廳在食品管控方面一直“嚴入嚴出”,在肉類、米類、花生油等采購方面嚴格把關,一定要求有可溯來源的單據和憑證;上菜前先“取樣”,并積*配合食藥監局的抽檢;平時也做好“三防”措施,此外還密切關注員工的身體狀況,做到身體不適或者帶病者不進入廚房。
?
今年以來,清新區共完成蔬菜水果農殘快檢快篩1484批次,完成食品各環節抽檢359批次。好美家超市的經理鄧灶昌告訴記者,作為食品流通環節的重要一環,他們一直嚴格執行購入來源合法和索票索證制度、不合法食品退市制度以及規范的倉儲制度。比如,工作人員每日進行蔬果農藥殘留檢測和公示,要求肉類食品一定具備檢疫合格證和采購票據,密切留意和定時檢查在售的酸奶、牛奶等對溫度敏感的食品,在日常工作中提前三個月下架處理即將過期的食品等。
?
“近期我們將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對新的《廣東食品安全條例》進行學習,這非常有必要。日常工作中我們也會更加嚴格要求,以更高的標準規范食品經營行為。”鄧灶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