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新媒體專電 題:貧困地區學齡前兒童吃上免費 營養餐有多難?
?
? ? 新華社記者張玉潔 董璐
?
? ? 近日,“湖南湘西貧困地區部分孩子吃不起4元 學校餐”引發社會熱議。記者 調查了解到,“學齡前孩子吃不到營養餐”的情況在一些貧困地區普遍存在。而在一些農村地區缺乏基本的 營養學知識,偏遠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營養缺乏問題更為突出。
?
? ? 部分專家建議,針對一些特殊地區貧困兒童的實際情況,可以出臺相應的政策,解決貧困地區兒童的營養問題。
? ? 學齡前兒童“吃不起營養餐”并非個例
?
? ? “米飯和小白菜炒辣椒”就是湖南湘西古丈縣萬巖村山村小學學前班4歲的小炳(化名每天基本不變的午餐。因為家里經濟條件不好,為省下4元錢的午餐費,小炳的爸爸每天中午都會把孩子接回家吃飯。
?
? ? 萬巖村山村小學校長羅興榮告訴記者,學校只有一、二年級和學前班,一年級和二年級一起15人,學前班16人,其中學前班只有3人和一、二年級搭伙吃飯?!皩W前班搭伙的孩子需要交納每天4元的午餐費,多數孩子因為沒有午餐補貼,又無法負擔午餐費,所以只能回家吃飯?!绷_興榮說。
?
? ? 事實上,像小炳這樣的貧困地區學齡前孩子,吃不到營養餐的情況普遍存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和體育局局長包太洋介紹,目前湘西州有60%的行政村都有單獨的幼兒園,此外,州里915個教學點中有90%可以提供學前教育。
?
? ? “沒有達到六個年級的小學都屬于教學點,國家推行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只針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包太洋說,湘西自治州出臺了多項補貼政策,但能照顧到的孩子只占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
?
? ? 河南省一名縣級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該縣針對公立幼兒園的貧困生,有“每年不低于200天、每天不低于2元”的補助,補助比例為10%,民辦幼兒園則沒有?!暗悄壳斑€沒有針對幼兒園的營養餐計劃?!痹撁ぷ鲉T說。
?
? ? 記者了解到,國家對于6到24個月貧困地區兒童有營養包干預,對于6歲以上義務制教育學生有學生營養改善項目,但是在3到5歲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仍然缺少幫扶政策。
?
? ? “學齡前兒童不在營養改善計劃的范圍內,而在一些貧困地區沒有單獨的幼兒園,大部分教學點的老師會同時教學齡前孩子。當大點的孩子手里捧著熱騰騰的飯菜時,學齡前孩子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大哥哥大姐姐吃飯?!卑笳f。
? ? 營養缺乏問題更突出
?
? ? 一些貧困地區的學齡前兒童吃不到免費營養餐,是貧困地區學齡前兒童營養缺乏問題越來越顯著的表現之一。
?
? ? 5月在京舉行的國際兒童營養與反貧困論壇上,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指出,中國兒童營養狀況存在著明顯的城鄉差異和地區差異,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兒童營養問題更為突出。
?
? ? 安利公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張錚,正在貴州銅仁松桃苗族自治縣給學齡前兒童做免費體檢,這次體檢主要針對3到5歲的學齡前兒童。記者了解到,目前只檢測了一個學校,孩子的貧血率就已經超過了15%。
?
? ? “5歲之前是孩子一生成長的關鍵期,一個孩子兩歲半時,就完成了大腦細胞數量的發育,到4歲完成智力發育的50%;到了6歲,大腦細胞體積發育全部完成。這個時期,如果營養供給不完全,將對他的智力、體力都造成不可逆的負面影響。”楊月欣說。
?
? ?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我國貧困地區居民對營養科學了解不多,老師和家長普遍不具備營養均衡的知識和意識。同時,一些農村貧困地區的“三無食品”“山寨食品”“過期食品”“辣條現象”等問題仍然存在,給這些地區兒童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
? ? “像辣條這些零食幾毛錢就能買到,孩子們都喜歡買來吃。而一些貧困戶的家長根本不懂得營養餐是什么?!绷_興榮說,他們意識不到這些食品的危害。
? ? 多方建議出臺幫扶政策
?
? ? 事實上,針對學齡前兒童的營養缺乏問題,我國部分地方已出臺了相關政策,對貧困地區的學齡前兒童進行補貼,不少公益組織也在關注學齡前兒童的營養狀況。
?
? ? 在湖南湘西自治州,按貧困程度,每年有15%的貧困戶家庭中的學齡前孩子,可以享受一年1000元的補貼。2016年,湘西自治州還下發了《關于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意見》,當中明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有學齡前孩子可以享受1500元一年的保教費;另外,對于城鄉低保戶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有學齡前孩子的,還可以享受一年1000元的生活補貼。
?
? ? 5月,安利公益基金會啟動“學前兒童營養改善計劃”,為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數百所山村幼兒園,免費提供首批兒童營養咀嚼片,以改善3至5歲學齡前兒童的健康發育問題。
?
? ? 小炳所居住的古丈縣,已實施了學齡前兒童營養干預6項措施。“但地方政府和慈善機構能夠做的還是太少?!惫耪煽h教育和體育局局長唐勇說,如果不從國家層面出臺政策,還是無法照顧到更多孩子。
?
? ? “目前推行的‘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在正餐之外給孩子們補充一定營養,屬于加餐性質。學齡前教育目前是非義務教育,所以不太可能納入國家營養計劃,”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只有先解決“非義務教育”的問題,才能有后續計劃。他認為,對于一些貧困地區孩子的實際情況,正餐的費用問題,可以通過國家財政轉移支付來解決。
?
? ? 在采訪中,不少基層學校、公益組織、相關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希望能將學齡前兒童納入營養改善計劃。“我們希望能將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學齡前兒童也納入國家學校營養改善的計劃,給孩子們提供一頓免費午餐。”包太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