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昨天上午,溫州市委黨校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他們自2008年以來連續推出的第9本藍皮書——《溫州藍皮書:2016年溫州經濟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下簡稱藍皮書。
??? 課題組的專家、學者們就2015年溫州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的發展進行了分析與總結。他們預測,2016年溫州經濟的實際增長率將略微下降,信貸結構對實體經濟支持不足,金融風險重點從市區外移,工商業實體經營困難加劇,教育資源過度集中在中心城區等問題將成為溫州新的挑戰。
??? 經濟基本面
??? GDP
??? 2016經濟實際增長率 將微降至7.5%左右
??? 2015年,我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20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 藍皮書認為,溫州產業轉型升級跡象明顯,經濟發展已初呈觸底反彈態勢。但從長周期看,溫州已處于工業化后期的后半段,發展速度將逐漸回歸于正常軌道;從短周期看,盡管經濟轉暖跡象顯現,但受國內外的環境因素和國內的主動性淘汰落后產能等因素的影響,2016年溫州經濟實際增長率相比2015年將略微下降,預計在7.5%左右。
??? 產業
??? 工業繼續在底部盤整 服務業已成“壓艙石”
??? 藍皮書認為,2015年溫州工業經濟總體表現平淡,處在底部盤整階段,而未來“供給穩,需求差”將是常態組合。
??? 相較而言,服務業已經從經濟的“新動力”發展成為“重要支撐”。2015年,溫州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395.07億元,增長9.9%,增幅較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服務業增長值占GDP51.8%,服務業已基本成為溫州經濟發展的**拉動力。
??? 樓市
??? 庫存消化周期進一步縮短 房價平穩向上
??? 2015年,溫州市區可供銷售的商品住宅約為10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9.96%。按照2015年的成交量來計算,104萬平方米的去化時間為8.32個月,而2014年末,這一指標為17個月。市委黨校經濟學副教授金甌補充說,今年一季度數據顯示,商品房成交持續回暖,更是將這一庫存去化時間從8.32個月降到了7.3個月。如果去庫存的政策基調能產生一系列較為全面且長效的機制,那么2016年市區住房價格可能保持平穩向上的發展態勢。
??? 同時,她也表示,潛在庫存依然不容忽視,2016年,市區至少將有200萬平方米新建商品住宅上市,市場去庫存的壓力依然很大。
??? 民間資本
??? 轄內流動性資本近5700億元,外流現象突出
??? 對于龐大的溫州民間資本,藍皮書給予了持續的關注。據其測算,至2015年6月末,溫州市轄內企業民間流動性資本規模近5700億元,比2010年底增加近900億元,年均增長3.9%。如果把這幾年的不良貸款處置金額還原回來,民間資本的規模應為7468億元——也就是說,金融風波給溫州民資造成了近1800億元的損失。
??? 金融領域是溫州民資搶灘的重點,至2015年末,溫州民資已進入金融領域的資金規模超過420億元。
??? 藍皮書指出,溫州區域資金外流現象一直比較突出,2012年溫州銀行業貸款流向區外的達到27%;2013年至2015年6月,在溫州市28家P2P網貸平臺的成交資金中,在溫州區域內流轉使用的為143.35億元,占54.9%,有45.1%的資金被移用到了溫州轄外;從年度變化來看,轄外使用的比例逐年增加,2015年上半年已超過轄內使用金額。
??? 調查
??? 65.13%官員認為“
??? 藍皮書課題組于2015年10月、11月對在市委黨校學習的數百名學員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領導干部對于2015年溫州經濟發展形勢和社會發展狀況滿意度略有回升;“互聯網經濟發展”與“城市環境衛生明顯好轉”被認為是2015年經濟和社會發展*有成效的工作。他們認為,“人才支撐不足”與“信用缺失導致的經濟糾紛增多”是2015年*突出的經濟、社會問題。
??? 超過六成的領導干部對溫州2016年經濟發展前景表示樂觀;對于社會發展前景,68.2%的領導干部認為“一般”。
??? 2016年*需要關注的民生問題上,*受關注的話題依次為:食品安全、交通擁堵、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停車難、環境污染。其中65.13%官員認為“食品安全形勢嚴峻”亟須關注。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