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本報訊(記者 賈廣鵬 通訊員 王彩霞 進入12月份,圣誕節、元旦兩大節日漸漸臨近,本市街頭的“兩節”氣氛也日漸濃郁起來,緊隨其后的將是禮品、大餐、促銷等各種火熱的節日消費,各超市和
??? 工商部門表示,節日期間,各大商場都會組織搞一些商品促銷活動,比如“滿100送50禮券”,這種優惠方式看上去打了6.6折,但實際上,當消費者拿到贈送的50元禮券想消費的時候就會發現,滿商場里根本就找不到價格在50元以內的商品,贈券只能變成再次消費的“誘餌”。因此顧客在選購商品的時候**應著重考慮自己實際需要,不要僅僅因為有優惠而去購買實際并不需要的物品。
??? 而在食品消費時市民更應注意,不買過于便宜的糧、油、飲料及其他食品,以防上當受害。來源可疑的反季節瓜果蔬菜,無生產廠家名稱、無廠家地址、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食品以及未在產品包裝上標注“QS”質量安全標志的小麥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食醋、肉制品、乳制品、飲料、調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餅干、罐頭、冷凍飲品、速凍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5類食品都不要購買。
??? 對已過保質期的食品、色素較重的食品以及散裝食品,特別是無防塵、防蠅、溫控設施和在日光下曝曬的散裝食品都盡量不要購買,對于衛生條件差、無食品生產經營資質的小作坊 、小商店、小攤販經銷的食品和疑似仿冒、假冒和虛假宣傳的食品應及時向工商部門進行舉報投訴。
???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如果發生消費糾紛,消費者應當理性維權。在購買食品時,必須向銷售者索要正規發票,發票的內容要齊全、具體,并與所購食品相符。因為消費者購買食品后,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品事故,有發票作依據,生產者、銷售者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消費者購買食品后,若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消費者**要保護現場,盡量維持所購食品原狀,能辨識該食品批號或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 同時一定要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以備送檢。如果消費者購買或已食用的食品確實有問題,按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