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不同品類食用調和油售價相差一大截
??? 名為橄欖調和油,可能很難吃出
??? 近年來,調和油以其獨特的營養搭配理念,受到不少家庭的青睞。橄欖油、山
??? 調和油只標成分不標配比
??? 橄欖調和油、堅果調和油、深海魚油調和油、山茶籽調和油、花生調和油……在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糧油批發市場內,各種食用調和油擺滿貨架,金龍魚、福臨門、魯花、多力等品牌應有盡有。然而,不管是哪種品牌的調和油,或者是哪個類型的調和油,除了在產品包裝說明上注明各配料的成分外,都沒有標注各配料油的比例,尤其是冠名配料油的比例。
??? 以某品牌橄欖調和油配料表為例,其中就包括大豆油、菜籽油、橄欖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紅花籽油、亞麻籽油等油料成分,但這8種油品的配方比例卻不得而知。另一款某品牌的花生調和油,配料表中也僅標注含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各油品的比例同樣不詳。
???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的沈建福教授說,調和油僅僅是多種油品按比例調和而成,這過程中并沒有化學變化,其物理變化只是讓各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更加均衡,以利于人體吸收。"制造調和油,簡單地說就是把幾種油倒在一塊,工藝上沒什么神秘的,只是廠家把配比當成技術機密不愿公開而已。"
??? 價高油料冠名成潛規則
??? 雖然各種調和油的配料各不相同,但它們的命名都遵從同一"潛規則",即配料中哪樣油貴就用哪樣油冠名,而非占比*多的油品,這無形中抬高了調和油的身價。比如,市區一家大型超市內,2.5升某品牌大豆油僅賣21.9元,普通調和油賣35.5元,而魚油調和油則賣47.9元。
??? 根據去年開始實施的《
??? "橄欖油、山茶籽油、花生油等油品屬于高端油種,用它們來命名調和油更有吸引力。"糧油批發商林老板說,國家對調和油比例沒有標準,而大豆油、玉米油等油品價格又比較低廉,廠家難免會在"調和"上做文章。
??? 沈建福教授說,調和油一旦勾兌完成,就很難檢測其具體配比,因此目前調和油中被冠名的油品含量有多少還只能看企業的誠信。
??? 國家標準難產8年
??? 調和油在成分配比方面的混亂,與國標難產的確有很大關系。據沈建福教授介紹,早在2005年,國家就開始著手制定《食用植物調和油國家標準》,并多次征求專家和企業意見。但8年過去了,調和油國標仍然處于難產中。
??? 中國糧油協會油脂分會副會長王興國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油檢測方法是*困難的,油加油就是神仙都犯愁。"
??? 業內人士表示,無論食用調和油檢測方法多困難,至少應該先就食用調和油的冠名方法做個規范,消除對消費者的誤導作用。比如,規定橄欖油的含量必須高于30%或50%,才能叫橄欖調和油;或者規定只能以原料中含量*高的油品來冠名。"正是因為調和油的配比不強制公開,很多食用油企業才敢采用成本較低的油品作為調和油的主要原料,并大肆宣傳調和油中價高量少的高端油品,*終傷害的只是不明就里的消費者。"
??? 林老板說,消費者購買調和油時*好查看下配料表,如果冠名的油種排名太靠后,價格又不菲,這款調和油就不值得購買。
??? 都市快報 記者 邵霏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