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標示過期卻依然在使用,這樣的案例并不罕見。廣西某品牌苓膏粉、白涼粉的外包裝上印有“2008年度廣西**”標識;廣西某品牌脆瓜王上印有“2007年廣西優質農產品”標志;山東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種子,其包裝上印有“中國**”字樣及“中國**產品”標識,“中國**產品”標識于2011年已經到期,但種子生產日期標注為2012年12月20日,明顯是在標識到期后生產的;近日,兩大**紅罐涼茶品牌重燃戰火,據記者了解,其中也涉及到商標的超期使用問題;某知名品牌咖啡也卷入了商標侵權案……
消費者:還我品質
家住深圳的劉女士在一家社區面包店花了18元買了一盒名為“Tiptree”的進口果醬,后來用手機軟件掃描后發現,1997年12月該產品的商標已經被注銷。“我從沒吃過這種果醬,因為看生產日期,產品還在保質期內就買了,沒想到隨手一掃,掃出來這么大問題。現在肯定是不敢吃了。”劉女士對記者說。記者還了解到,這種產品的食品安全檢測報告也是有問題的,果醬的生產地址和檢測報告上寫的地址不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涉事的食品公司非法使用已經被注銷掉的商標。
在采訪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店老板告訴記者,
中國有機產品產品**檢查員夏廉法對記者表示,有機食品的證書是一年一認證。在購買時,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出示證書。而且所有正規有機食品證書的有效期都可以在中國有機食品產品網上查到。
業內人士:監管亟需加強
各地“**”產品“超期服役”的事件頻發,消費者在對企業感到失望的同時,也對相關的監管部門產生了質疑。按照規定,對于到期的“**”商標,當地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有責任及時通知相關企業,并且認真做好轄區內各品牌產品標識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長期研究商標法的律師黃九華表示,目前國內一些知名品牌和**商標使用混亂,和相關部門監管力度弱是脫不開干系的。加上普通公眾對知名標示使用有效期知之甚少,才給了一些違規企業鉆空子的機會,讓他們得以繼續使用過期的產品標識。
記者查詢《中國**產品管理辦法》發現,該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中國**產品稱號、標志只能使用在被認定型號、規格的產品上,不得擴大使用范圍。未獲得中國**產品稱號的產品,不得冒用中國**產品標志;被暫停或撤銷中國**產品稱號的產品、超過有效期未重新申請或重新申請未獲通過的產品,不得繼續使用中國**產品標志;禁止轉讓、偽造中國**產品標志及其特有的或者與其近似的標志。違者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對冒用質量標志的規定進行處理。
業內人士稱,規定和管理辦法都說的很清楚,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