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的暴漲為今年的暴跌埋下了伏筆。然而暴漲暴跌過后*受傷的還是農民。為此,有關專家建議,政府在建立菜籃子工程,穩定物價的同時,應加強農產品種植信息和市場信息監測,建立農民利益保護機制,盡量避免"菜賤傷農".
??? 現 狀
??? 姜蒜跌逾70% 種一畝蒜今年賠近2000塊
??? "好久沒買到過這么便宜的大蒜了,現在每斤只要2.5元了,比當初的10元差太多了!"昨日下午,正在五羊新城東興南菜市場買菜的陳伯說。顯然,昔日的"蒜你狠"已經風光不再。
??? "現在大蒜的批發價到了2元以下,與2010年的蒜價沒法比。"東興南菜市場劉姓檔主表示,自今年年初開始,廣州大蒜價格便進入下行空間,目前的批發價可以說達到了近兩年來的*低價。
??? 業內人士表示,廣州大蒜價格的回調主要是源于主產地山東大蒜價格暴跌。據《**財經日報》近日報道,山東金鄉縣大蒜收購價格僅為每斤8毛錢左右,不及去年此時的五分之一。金鄉縣是世界的大蒜之鄉。
??? 據山東農業廳官網--山東農業信息網對35種蔬菜價格的監測,10月24日-30日,山東蔬菜批發價格下跌持續,平均價格2.39元/公斤,較上周下跌5.24%,已連續4周下跌。其中,24種價格下跌,3種價格持平,8種價格上漲。生菜、茴香、萵筍價格大幅下跌,分別下跌32.75%、25.68%、25.56%.
??? 與上年同期相比,蔬菜批發價格下跌25.59%,其中,27種價格下跌,8種價格上漲。生姜、大蒜、菜花價格跌幅超50%,分別下跌73.13%、72.53%、52.10%;西蘭花、洋白菜、大白菜、西葫蘆、白蘿卜、土豆、芹菜、茴香、菠菜、西紅柿、佛手瓜、蔥頭價格跌幅超30%,分別下跌49.15%、43.79%、42.54%、41.01%、38.77%、37.65%、37.40%、37.39%、34.76%、33.80%、31.73%、31.35%.
??? 山東其實并不是個例,近期國內農產品下跌聲一片。
??? 商務部發布的監測報告顯示,上周(10月24日至30日食用農產品和生產資料價格繼續回落。10月以來已連續三周回落。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同下降2.2%,其中生菜、芹菜、大白菜降幅分別為15.4%、11.7%和11.4%,油菜、白蘿卜、茄子分別下降6.2%、3.8%和3.7%.
??? 農產品暴漲暴跌*后埋單的仍然是農民。山東金鄉縣蒜農告訴記者,一畝地一般產蒜2000斤,蒜農賣蒜收入在1600塊錢,而種蒜成本在3600塊錢左右。這意味著每種一畝蒜今年要賠上近2000塊。
??? 分 析
??? 怪圈難破 產量增長過快供大于求
??? "暴漲時中間商獲利*大,農民只得小部分利益;暴跌時,損失則全部轉嫁到了農民身上。"業內人士感嘆說。
??? 農產品的一輪輪暴漲暴跌,是蛛網模型理論一次次地反復演繹。在小農戶與大市場的博弈中,價格成了產量調節的單一信號,而地方政府為了穩定菜籃子,又起到了推波助瀾之作用。
??? 金鄉縣大蒜現貨交易市場楊經理表示,去年大蒜價格很好,吸引了眾多農民加入種蒜隊伍。記者了解到,今年金鄉的大蒜入庫在130萬噸左右,去年大致在90萬噸。存量的增加十分明顯。
???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表示,早在兩三個月前,他就已經作出了農產品價格下跌的預警,一方面是因為去年農產品價格高漲,播種面積大幅增加,會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是貨幣政策的收緊也會直接影響到農產品價格。
??? 馬文峰認為,去年農產品價格上漲并不是供不應求導致的,而是由于貨幣超發的推動。對于此輪農產品價格的暴跌,貨幣供應量急剎車是比農產品種植面積擴大更重要的原因。
???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農產品分析師表示,受季節性因素和政府一系列促進農產品生產流通措施影響,近期食用農產品市場供應整體呈現恢復性增長,價格上漲勢頭得到遏制,食用農產品價格連續三周回落,豬肉、蔬菜、雞蛋等主要農副產品齊降價。
??? 對 策
??? 完善信息機制與收儲機制 減少農民種植盲目性
??? "現在政府對農產品的價格問題非常矛盾,農產品價格一漲就會影響市民的生活,推高CPI,導致'菜貴傷民';而農產品價格一跌,又會導致'菜賤傷農'."華南農業大學陳日遠教授說,在這一矛盾之下,事實上總是兩頭利益受損--一個是農民,一個是消費者,中間商大賺其財。
??? "我們很多地方政府的思維還停留在過去計劃經濟時的模式,那時物資短缺、供不應求;所以,現在一旦出現價格上漲,就忙于穩定生產、擴大生產,加大農資供應,而很少去考慮流通,沒有系統地考慮市場波動風險。"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指出。
??? 博羅楊村菜場老板凌桂便坦言,希望政府能夠擺脫對農產品"價高就壓,價低就扶"的怪圈,建立一個有利于農產品長期健康發展的機制。
??? "比如說,政府是否能夠加強種植信息和市場信息的監測,減少農民種植的盲目性。"凌桂說,假如這次蔬菜價格的下跌是由于全國性的集中上市引起的,那么要是政府能夠在農民種植之前就有一個氣候的預測,并做好區域之間的協調,引導農民錯位種植,或許農民的損失會大幅減少。
??? "現在,政府*重要的是,要做好菜價'*后一公里'."陳日遠認為,比如,我省應該大力推進"農超對接",盡可能地減少中介環節,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菜農的損失,也可以促進市場的平穩發展。此外,政府職能部門,還可以利用政府信譽,建立半市場化和半公益的會員制中介組織,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和博弈能力,破解小農戶和大市場之間的力量不均衡,讓農民在市場上變得"強硬"起來,*終實現菜農的利益*大化。
??? 南方日報記者 黃應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