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上海世博會所運用的
???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啥時候老百姓才能吃上放心食品?剛剛閉幕的上海世博會上運用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讓人們看到了希望――所有的農副產品都被貼上了電子
??? 電子標簽大顯神通
??? 據上海食品藥品監督所副所長李潔介紹,食品安全追溯系統運用的是FRID芯片技術和無線網絡技術,將企業的生產價格、運輸和政府的監督管理連接起來。此次世博食品安全追溯系統運用,主要是針對散裝的農產品,產品貼上一個很薄的電子標簽,掃描一下就可以調出所有信息。
??? 李潔稱:“上海世博會設有中心廚房,每個中心廚房都有對應的供應、配送企業,比如一種原料蔬菜,就標有它來自哪個農場、什么時候出場的、出場的批次、合格與否(農藥含量是否超標、配送的路源、配送中心、流向等等信息。”
??? 她認為,這種系統既規范了食品安全,也為監督檢測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檢測的準確度和檢測效率。“世博有150個中心廚房,供應商3000多家,產品品種3萬多種,每天的車次150―160次,農產品幾乎都是散裝的產品,進入園區后我們會進行掃描,‘讀出’標簽的內容,與網絡上產品的信息進行比對,完全符合的話,才會讓其通過入園,這個過程幾秒鐘就可以完成。”
??? 正是通過這種方法,他們得以發現了一些問題產品:有的食品根本不在溯源系統之內,有的食品添加劑含量過高,有些蔬菜農藥濃度過高……“有這些問題的農產品,一旦發現,立即停用。”
??? 此外,這種系統還能追溯食品的流向,“萬一有一種產品不合格,我們發現以后,可以很快查出不合格產品的流向,看它流向了其他哪些市場,能夠很快控制,召回或者銷毀。”李潔說。
??? 安全食品價格或偏高
??? 這個看似簡單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事實上在人力、成本的投入上并不“簡單”.在現今菜價飆升的時候,大家難免會擔心:食品“放心”了,菜價會不會讓人“不放心”呢?
??? 李潔認為,運用這樣的高科技系統,肯定會對食品價格有影響。“世博的食品安全系統是政府投資、補貼的,比如電子標簽,每個需要1元到5元不等,都是政府免費提供,光是所有的電子標簽都需要一筆不少的投入。”“除了政府的額外開支,企業也要增加生產、運輸的成本,這樣勢必會使‘安全食品’的價格高于普通食品。”
??? 但她認為,不能單純地考慮價格因素,現在要保證食品安全就的確需要一筆投入。
??? 推廣要靠政府和企業
??? 在食品安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今天,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可謂老百姓的“定心丸”,然而,系統的推廣卻遭遇了推行難的尷尬。
??? 據報道,我國的安徽、四川、山東、天津都曾經推行過這樣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統,但是往往“虎頭蛇尾”:平臺搭建好了,在示范期間,很多信息都錄入了,但因為后續沒有政策或缺乏經費或企業不配合等原因,都沒能順利地大規模推行。比如天津在“可追溯系統”推行初期,先在兩家養殖場、3個屠宰廠以及兩個超市進行了測試和示范,預計在2008年年底將有10個超市及肉品專賣店實現可視化查詢。然而,兩年多過去,目前“可追溯查詢機”的數量仍然維持在推行之初的兩臺上。
??? 當筆者問及什么時候可以大范圍在現實生活中推廣時,李潔表示,關鍵看政府和企業的決心。“這種技術已經很成熟,不是什么難題,難就難在經濟實力和體制觀念上。政府不光要投入資金建立、完善這一系統,各個檢測監督部門也要互相配合協調。”
??? “企業也要轉變觀念,需要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在這種系統的管理下,企業會增加成本,它的生產運輸都處于全透明的狀態下,萬一不合格企業就要承擔責任。所以,如果要推廣這種系統,企業愿不愿意配合還不好說。”李潔說。
??? 李潔說:“雖然有一定難度,大范圍普及也不是不可能。國外開始推行都是從單一的農產品開始,比如歐盟、日本等國,已經開始從肉制品普及該系統了,我國農業部也在推出一些帶有‘電子標簽’的重點農產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