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10月初,各大媒體、網站登載了兩個“問題奶站”的帖子和照片,一時間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有關部門按照
有消息稱,在農業部督促下,各地加快取締不合格奶站。截至9月底,全國已取締不合格奶站6600多個。目前,已核發生鮮乳收購許可證7400多個,占總數的53%。
隨著消費者對乳業信心的提高,乳業市場在恢復。問題也逐漸暴露:過去一年是有奶不好賣,現在是有奶不愁賣。
大小企業在加快恢復生產,這不代表短板問題都得到有效解決。一些業內人士和基層農牧部門分析認為,乳業復蘇背后,風險依然在。
目前,全國奶站仍在整頓中,規模化養殖程度依然偏低,乳業利益連接機制依然不太順暢。
奶農:從養殖者向投資人轉化
當前,我國乳業的現代化程度仍然偏低,雖然奶牛的存欄量超過1000多萬頭,但是70%多的奶農是散戶,這些散戶所養的奶牛單產水平低,生產方式落后,鮮奶貯藏條件簡陋,原料奶的質量及衛生安全保障難度大。
散戶有朝向養殖大戶和現代化牧場集中的趨勢,但是強行取消散戶養牛不現實。
奶源基地建設是奶產業鏈條中重要環節,原料的優劣直接決定奶業競爭力。目前,全國各地在探索奶牛的集中養殖機制。寧夏、內蒙古等地,已出現眾多“托牛所”“奶聯社”,在*短時間內讓散養農戶退出直接養牛的環節,但不損害奶農權益,引導他們由奶農轉變為奶業投資人的角色。
一些基層農牧部門坦言,奶牛集中化養殖是保證奶源安全的有效途徑,這樣既可以提高鮮奶質量,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中間收奶環節的干擾,從根本上解決流動奶站問題,并*終實現規模化養殖場與乳品企業的直接對接。
??? 企業:尋找新出路
過去4年,中國奶酪市場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
一些企業著手生產高附加值、深加工產品。
據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相關人士介紹,2008年以來,寧夏已有5家乳品企業研發新產品,并高薪聘請來自意大利、美國的乳品制作專家,生產干酪素、奶酪、蛋白粉等附加值高的乳制品。
必須建設良好的鮮奶收購秩序,堅決制止鮮奶收購的無序競爭,保障鮮奶質量與安全,保障定期發布鮮奶收購參考價格,保障奶農與加工企業的合理經濟利益。
面對洋奶粉的高壓,國內一些奶粉企業著手開拓奶酪等產品,一些產品類型相近的企業在醞釀合并重組,準備擴大深加工產品市場。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