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國慶節日因子和波動率狀況 歷年國慶長假前后成交量與持倉量變動情況
國慶長假即將到來,鑒于放假時間較長,為了防范市場風險,各交易所按慣例相應提高了交易保證金,大多數期貨經紀公司也都在長假到來之前發出了調整保證金的通知。此外,國慶長假期間,市場不確定風險加大,眾多投資者會選擇平倉出場來規避風險。對于商品期貨來說,節日效應正在逐步顯現。針對鄭糖,節日效應究竟如何呢?下面,筆者就從歷史規律的角度來談談看法。
國慶長假之前的一兩周內,鄭糖波動往往較小,很難出現較大行情,整體上呈現平穩態勢,國慶長假之后,期價波動明顯增強。2006年、2007年國慶之前走勢都相當平穩,但在節后都出現了上漲行情,且基本維持兩周時間;2008年情況略微特殊一點,當時整個商品市場都處在暴跌過程中,但鄭糖經歷小幅下挫之后,仍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
我們選取歷年國慶長假前后各一個月的數據,通過數據處理,做出節日因子,以期來反映這段時期內鄭糖期貨價格的走勢,這個走勢也反映出了大概率事件。從上圖可以發現,國慶長假前期期價會略微走低,呈現弱勢,但國慶長假后期會出現一波上漲行情。同時從期價波動率上來看,節后的波動率較之節前有明顯增大,這也不難理解,節前大多數投資者為了規避市場不確定風險,都選擇平倉離場,投機氛圍明顯減弱,節后,隨著投機氛圍逐漸恢復,市場人氣再度積聚,交投逐漸活躍,市場波動率會隨之變大。
鄭糖成交量和持倉量在國慶長假前后有明顯變化,節前成交量變化相對穩定,節后明顯放大,顯示出交投活躍。此外,節前投資者減倉動作明顯,尤其是節前的前兩個交易日,無一例外均出現明顯減倉情況,節前減倉已經成為節前效應*為明顯的特征,節后,持倉變動幅度明顯加大,市場趨于活躍。
我們對歷年國慶長假前后前20名多空持倉比做出了統計,如下圖所示,我們很明顯發現多空持倉比與期價走勢非常吻合。在這一時期內,多空持倉比基本上都處在1以下,只有2008年國慶節后的幾個交易日多空持倉比超過了1的水平。整體上看,節前多空持倉比變動幅度較小,呈現小幅先升后降的態勢,期價也隨之先略微走高隨后再小幅回落;節后多空持倉比無論是2006年、2007還是2008年均有明顯上升,做多熱情明顯增強,市場氣氛逐漸活躍,期價隨之出現較大幅度上漲。
我們從鄭糖歷史走勢以及倉量對比等角度分析得出結論:國慶長假節前期價波動趨弱,節后隨著交投再度活躍,通常會出現一波上漲行情。那么,從基本面的角度出發,我們做一分析驗證。
截至目前,白糖消息面基本歸于平靜,鄭糖走勢顯得較為穩定,波瀾不驚,節前上漲動力明顯不足,有走弱傾向,估計節前剩余幾個交易日將呈現振蕩偏弱行情。那么節后走勢會如何呢?是否會走出一波上漲行情呢?筆者謹慎認為,并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根據中糖協公布的數據,截至8月底全國食糖工業庫存為102.39萬噸,較去年同期的230.73萬噸減少了128.34萬噸,累計銷糖率達到91.76%。單純從公布的數據來看,消費形勢不錯,當前食糖工業庫存相對比較薄弱,接下來兩個月份如果保持前期食糖消費勢頭,那么在理論上來說,食糖供給會出現一定短缺,在這個前提下很可能出現上漲行情。如果考慮到整個社會庫存,經粗略計算可知,截至8月底,全國社會庫存量約在180萬—200萬噸,這些數據表明目前全國似乎“不差糖”。但如果考慮到糖源分散程度,仍不排除資金會利用推遲開榨、下榨季減產預期等題材進行炒作。此外,今年甜菜糖生產可能也會有所推遲,這也成為多頭在節后發動上漲行情的一個潛在因素。因此,在沒有國儲糖或其他糖源來補充消費需求的情況下,在青黃不接的食糖季節里,糖價出現一波上漲行情是完全有可能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鄭糖市場上的節日效應正在顯現,節前期價維持振蕩偏弱行情,節后期價出現一波上漲行情的概率較大。整體來看,鄭糖后期走勢對多頭相對有利,當然,節日效應也需市場基本面的配合,建議投資者進一步關注市場發展動向。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