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對
縱觀國家對白酒征稅辦法的改革初衷可以知道,這項政策本意是規范白酒行業的繳稅行為。因為國家對白酒的征稅是以銷售價格為基礎,而在此前,多數白酒廠商為了規避國家在銷售環節的征稅,就在內部設立“營銷公司”,然后以*低的價格向這些內部公司批發出白酒,再由后者以實際的高價向社會銷售。這樣一來,稅務部門由于只能在出廠**銷售環節征收白酒消費稅,白酒廠商就通過前述不正常的低價銷售辦法規避了此項稅收。
如果不仔細分析,有些人會認為,國家通過規范稅收政策,防范白酒廠商的惡意避稅行為,這會給國家帶來更多稅收,從而惠及于民;與此同時,由于白酒稅收的更規范,白酒廠商被迫提高銷售價格,能遏制白酒的消費,減少社會上的涉酒浪費和酒后違法行為。不過至少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前述分析只能說是一種美麗的愿望和天真的想象。事實上,國家此番改革白酒消費稅政策,真正高興的只是白酒廠家,而受到更多損害的可能還是公共利益。
據筆者近日和白酒行業的一些人士交流,他們普遍明確表示,這次稅收調整確實會增加白酒消費稅的實際征收量,但對于白酒廠家來說,卻是“水漲船高”的好機會,甚至多數白酒廠家通過這一輪價格調整,不僅將可能多交的稅補了回來,還要借機多漲一些。
按照正常的市場規律,一項消費品的價格猛漲,必然會抑制消費,從而減少生產,*終達到供求的新一輪平衡。但在中國,這一規律恰恰不管用,原因在于白酒消費的特殊性———公款消費和腐敗性消費。大凡了解中國社會現實的人都知道,在中國,很多價格奇高甚至明顯高過實際價值很多的物品———比如新上市的萬元手機、高價煙酒、奢侈的電子產品等———并不會因為這種價格的不合理而被消費者放棄,恰恰相反,越是這類物品,越有人消費,因為這些產品往往存在“買者不用,用者不買”的普遍現象。甚至在某些時候,同樣的產品,標價過低沒人買,提高價格后立即有人趨之若鶩。
作為這種現象*典型的例證,就是今年初,河南許昌市政府駐京聯絡處和漯河市政府駐京聯絡處一次就花66萬元買了777瓶假茅臺酒,按照這個批發價來推算,所買的茅臺并非普通茅臺而是每瓶800多元的更昂貴茅臺。兩家地級市政府駐京辦事處一次買這么多特制茅臺,它們的消費者會是誰,答案不言而喻。如此不正常的消費現象,皆因真正的消費者不需要自己掏錢———他們要么是公款消費,要么是別人供奉,當這種消費不需要自己掏錢的時候,價格越高,就越能彰顯身份的尊貴和個人的權威。
所以現在,當很多人在為國家規范白酒消費稅的政策而叫好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忘記,白酒消費稅這種“羊毛”,畢竟是要長在“羊”身上的,只不過,這只羊并非喝酒的人,而是藏在酒背后的那些利益受損的大眾!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