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農產品進出口額大幅增長,農業加快融入世貿體系
“引進來”和“走出去”,國際合作與交流日益豐富
積*參與多邊雙邊談判,推動建立國際貿易新秩序
進入新年之際,
加入世貿組織5年來,中國農業始終保持增長勢頭。農民增收1997年至2000年曾在低位徘徊,加入世貿組織后很快走上了一條上升通道,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0年2%的漲幅,變成2004年后每年6%以上的增速,自1985年以來首次實現連續3年增幅超過6%。事實說明,中國農業不但能夠承受加入世貿組織的沖擊,而且在經受錘煉后變得更具發展潛力。?
就農產品進口而言,國外具有優勢的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并沒有像預期那樣潮涌而入。與此對應的是,中國農業在開放中提升了競爭力。按可比價格計算,5年來,中國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2%,比1991年至2001年期間的平均增長速度分別高0.04個百分點。?
加入世貿組織5年,給中國農業帶來的*大變化是推動了中國農業的全面對外開放,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農業日益融入世貿體系,并成為世界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具體來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農業發生了3個方面的積*變化。
**,農產品進出口大幅增長,農業加快融入世貿體系。
5年來,中國農產品進出口都出現了大幅增長,年均增長11.65%。據世貿組織統計,中國農產品貿易總額世界排名穩居第五,占世界總額的比重從3%提高到3.4%,目前已成為世界農產品第五大出口國和第四大進口國。與此同時,中國農產品貿易占農業增加值的份額(即農業對外依存度由1992年的15.8%上升到2005年的20%,其中進口依存度由5%升至10.2%,出口依存度由10.8%下降至9.8%。農業對外依存度的日益提高,反映出的正是中國農業在世界貿易體系中融入程度的加深。
第二,“引進來”和“走出去”邁出新步伐,國際合作與交流日益豐富。
一方面,中國引進外資外援的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05年,農業利用外商投資協議金額已超過300億美元;另一方面,境外資源開發力度不斷加大,境外農業技術示范和南南合作也得到穩步發展。中國先后在菲律賓、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等國建立了農業技術示范項目,向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和斐濟等發展中國家派出了近千名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并為有關發展中國家舉辦了60多個農業技術培訓班,培訓人員1300多人,給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實現了互惠共贏。
第三,積*參與多邊雙邊談判,在國際農業體系中地位不斷提升。
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積*參與農業多邊雙邊談判,成為塑造公平合理、互惠共贏的國際貿易環境的堅實力量。在多哈回合談判中,中國與“20國集團”其他發展中成員一起發揮了建設性作用,成為談判中舉足輕重的中堅力量。中國還在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區方面采取了積*的行動,迄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智利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已經啟動,與巴基斯坦剛剛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與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冰島等一些國家的談判正在進行之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