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在即將過去的2006年當中,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健康領域可謂“熱鬧”不斷:從福壽螺到
*惡心的一道菜:涼拌螺肉
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區、在北方很少見的“廣州管圓線蟲病”今年襲擊了北京。從6月24日至8月21日,北京市衛生局統計確診的“廣州管圓線蟲病”病例達到70例。讓人詫異的是,這些人之所以染病,原因竟然是在同一家酒樓就餐時吃過“麻辣福壽螺”、“涼拌螺肉”兩道“美味”。由于加工不當,螺肉中未被殺死的管圓線蟲侵入人體,寄生在人的腦脊液中,從而引起頭痛、頭暈、發熱、頸部強硬等不良癥狀。這一事件的直接結果就是北京市發布緊急通告,要求各大餐館都不得出售生吃或未徹底加熱的淡水螺類食品,“涼拌螺肉”這道在很多餐館熱賣的菜肴被叫停。
*開心的消息:宮頸癌疫苗問世
宮頸癌是威脅女性生命的第二大“殺手”。全世界每年有20多萬女性死于宮頸癌。像對待其他癌癥一樣,人們通常至多只能做到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然而,隨著美國FDA于今年6月8日批準世界首例預防型疫苗——加德西爾Gardasil上市銷售,全球女性有了一種新選擇。研究顯示,少數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是引發70%宮頸癌案例的主要因素。Gardasil疫苗正是針對人乳頭瘤病毒的4種高危型亞型。臨床研究顯示,其有效率高達****。不過,該疫苗*好在女性**次性行為前注射,而且一些專家也建議,盡管預防型宮頸癌疫苗已問世,女性仍不可忽視婦科檢查的重要性。
*難抗拒的誘惑:反式脂肪酸
自己家里的炸薯條為什么不如外面餐廳賣的好吃?一個重要原因可能就是用的油不同。在脆皮面包、炸薯條和甜甜圈等廣受歡迎的快餐食品當中,普遍含有一種被稱為“反式脂肪酸”的物質,它是一般植物油經過“氫化”技術處理后產生的,能夠增加食物可口程度,而且延長保質期。然而研究顯示,經常食用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品會導致動脈硬化。9月26日,美國紐約市衛生部門公布提案,規定該市所有餐館在明年7月前去除食用油、人造黃油和起酥油中的反式脂肪成分,并在2008年7月前去除所有食品中的反式脂肪成分。看來要想健康,還必須能夠抵擋美味的誘惑。
*“牛”的明星企業:寶潔
9月14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在知名化妝品品牌SK-II的9種產品中查出含有鉻、釹等禁用成分。鉻為皮膚變態反應原,可引起過敏性皮炎或濕疹,病程長,久而不愈。釹對眼睛和黏膜有很強的刺激性,對皮膚有中度刺激性,吸入還可導致肺栓塞和肝損害。一時間,SK-II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全國掀起退貨潮,滅頂之災看似在所難免。
SK-II的娘家是寶潔,全球化妝品領域的霸主,處理危機當然也是霸氣十足。**,寶潔堅稱其產品合格;其次,為退貨設置苛刻條件;第三,宣布暫時退出中國市場。一個多月后的10月23日,國家質檢總局與衛生部又聯合聲明:“正常使用含微量鉻和釹的化妝品對消費者的健康風險較低。”寶潔公司也在第二天聲明:“將在今后幾周內恢復SK-II產品在中國內地的銷售。”
*無知的言論:告別中醫中藥
10月7日,中南大學教授張功耀在互聯網上發起了取消中醫的征集簽名活動,提出建議:告別中醫中藥;刪除憲法第21條關于中醫的內容;中醫5年內退出國家醫療體制,回歸民間;立即停止中醫中藥研究等。他的言論引起了輿論一片嘩然,并隨之掀起了一場有關中醫的大討論。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我國不可能取消中醫,也不會讓其退出國家醫療體制。不知那些在網上簽名支持廢除中醫的人是否忘了,數千年來他的祖輩正是靠著中醫這個中國人治病療傷的惟一方式才得以繁衍生息。
回顧2006年,竟然有如此之多讓人觸目驚心的事件:肉類中毒、禽蛋含毒、化妝品有毒……
今年,“紅心鴨蛋”來勢*為兇猛。知名品牌咸鴨蛋被查染“紅毒”,緊接著整個京城徹查停售紅心鴨蛋,之后封殺紅心鴨蛋行動迅速展開,成千上萬只“涉紅”蛋鴨被撲殺,數以萬噸的“紅心鴨蛋”、“紅心雞蛋”被填埋。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涉紅”蛋鴨竟然搖身一變成為“吃魚蝦長大”的“紅肉鴨”,這更提醒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其實,我們都能看到,整個事件中沒有一方是獲利的,消費者的健康受到了的威脅;市場中的各種蛋類產品銷售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鴨農損失慘重;黑心商販*終被刑拘……
專家們提出,食品安全不是單純靠*終產品的市場抽檢“查”出來的,而應該是依靠對食品生產流通全過程的嚴格管理“管”出來的。無論是蔬菜水果與畜禽肉的供應,還是超級市場的產品進入,都應該有安全衛生檢驗報告。既然能有空氣污染指數,是否也應該有一個食品安全指數,每天向公眾公布食品衛生檢測的詳細指數?我們期待著2007年咱百姓的盤中餐能夠少一些顧慮,多一分安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