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3月22日,中國羽絨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羽協)在京召開線上羽絨制品質量狀況發布會,公布線上羽絨制品質量抽查結果及整體質量現狀,并向消費者發布網購羽絨制品易遇的消費陷阱。
今年2月,中羽協在天貓、淘寶、京東、快樂購、東方購物等購物平臺上進行了羽絨制品質量抽查,共抽取羽絨服48件、羽絨被22條。結果顯示:羽絨服合格率為37.5%,羽絨被合格率為31.8%。其中,羽絨服樣品中有12件嚴重不合格,占樣本數25%;羽絨被樣品中有10條嚴重不合格,占樣本數45.5%。(嚴重不合格品主要指用粉碎毛、雞毛或化纖棉填充的產品,這些產品不能稱為羽絨服/被。粉碎毛或雞毛不僅無保暖性、易鉆出,還可能引起過敏及呼吸道疾病,給消費者帶來不良影響。)本次抽查羽絨服以GB/T 14272-2011《羽絨服裝》為判定依據,羽絨被以QB/T 1193-2012《羽絨羽毛被》為判定標準,抽檢項目包括成分分析、蓬松度、清潔度、耗氧量、充絨量和種類鑒定。
據中羽協理事長姚曉曼介紹,過去兩年,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在線上進行了4次羽絨制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羽絨服合格率*低只有23.7%,羽絨被*低只有5%。在這些不合格產品中大多數屬于嚴重假冒產品,*大地損害了行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另外,消費者在線上購買羽絨制品時還會遇到產品吊牌信息不完整、產品頁面標題夸大或者虛標關鍵詞等大量欺騙、誤導的消費陷阱。
姚曉曼提醒消費者,不要將羽絨棉、羽絲棉、羽絲絨誤認為是羽絨制品。經檢測發現,這些所謂的羽絨棉、羽絲棉、羽絲絨實際上是價格低廉的粉碎毛+化纖棉,這類產品大多數含絨量不足1%。同時,對于“鵝絨比鴨絨好”“白絨比灰絨好”“含絨量****”等宣傳也要持理性態度。**,羽絨質量的優劣并不以種類為依據,單純說鵝絨比鴨絨好是不科學的。其次,不同顏色的羽絨其性能是一樣的,并不會影響產品質量。再次,目前國家標準中的*高含絨量也就是95%,不可能做到****。建議消費者從正規渠道購買有信譽保證標志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