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3 來源:互聯網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廣州艾璐詩化妝品廠等企業的39批次不合格面膜檢出禁用物質。與此同時,有媒體爆出這些面膜大部分通過電商和微商銷售。有業內人士指出,微商目前已成"三無"面膜主要銷售渠道,問題面膜很可能“換個名字又賣給消費者”。而在面膜問題爆發、賣家消失后,消費者只能自己承擔皮膚過敏和退款無門的結果。維權難,成為微信朋友圈購買面膜的一大難題。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記者通過走訪調查,揭開微商面膜背后的真相。
添加激素是公開秘密
去年2月,網紅周夢晗引爆了朋友圈“毒面膜”事件。然而,在那個“敢露額頭”的美女銷聲匿跡這一年間,越來越多人的朋友圈正在被面膜刷屏。據媒體報道,一年前,深圳觸電電子商務創始人龔文祥曾估計,微商80%都賣面膜,以面膜為主的信息流已占到整個微信朋友圈的1/3左右,按此推算面膜的個人賣家已達800萬之多。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3月10日,廣州共有化妝品生產企業注冊信息1598條;經查廣州已完成備案的面膜類化妝品就有約2萬種。
高額利潤的背后伴隨高風險。廣東某皮膚病醫院醫生透露,在去年化妝品微商*火的時候,每天都有人因使用了問題化妝品引發皮膚疾病而求診,僅去年一年該醫院接診的化妝品不良反應病例就有600多例。
“不超標效果不明顯,效果不好,市場很難打開,那就更加沒人知道了。”有從事微商的業內人士表示,添加激素早已成業內公開秘密。
微商代理學生群體多
大四學生小蔡做起了微商賣面膜。記者翻閱了其微信朋友圈,看到近期他發的內容都與他所代理的面膜有關。在其朋友圈中,有4名學生以微商身份代理了不同的面膜品牌。“無門檻,又有大把空余時間,就當賺點零花錢了。”
購買者通常也是高校學生。“買同學在朋友圈賣的面膜純粹是出于情誼。關系非常好的朋友,肯定會常常光顧一下。”大四學生小何表示,曾在同學那買過一款面膜,質量還不錯,對皮膚也沒有傷害,“朋友至少不會坑我”。
“學生的錢才好賺。”廣州美博城一檔主稱,他經營數個面膜品牌,客戶群體主要分為線上微商和線下美容院。“來我這做微商代理的,有30%都是學生群體。而且要從貴的做起,高端轉低端容易。你不用急,幾十元一片的面膜也會有人買。”
A微商:分級銷售售后無保障
如何成為代理?在小蔡的介紹下,記者聯系到一款“綠色樂園”面膜微商品牌的官方負責人。其告訴記者,只需繳納160元/人成為該品牌的一級代理,就可以銷售該品牌旗下的產品。這160元代理費則可以作為貨款,配送160元的產品。目前“綠色樂園”品牌旗下有胡蘿卜水光膠、檸檬玻尿酸沐浴露、D ID I水光面膜和IV維他命美白水光針等4款產品。
據該負責人介紹,該品牌主要依靠一層一層發展代理銷售。其代理分為一級代理、官方合伙人、全國總代、大區總司令等4級,各級繳納的代理費分別為160元起、500元起、2700元起、14000元起。在拿貨時,4級代理商享有不同程度的優惠。產品*終出售價通常是進貨價的2倍到5倍。
消費者使用產品出現問題,責任由誰來承擔?該代理商說:“這個問題不好說。國際**也沒有百分之百不過敏的,那要看顧客適不適合這個產品。”
當記者提出為什么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上查不到該公司時,該負責人稱他也不知道。“我剛開始做的時候也沒有查這么多,微商*重要的就是信任,像你這么謹慎的人永遠也別想從事微商。”
B廠商:生產成本2—3元一片
廣州白云區人和鎮東華工業區一帶遍布大大小小的化妝品廠近10家。前不久在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的11家涉事企業中,有8家標稱生產企業在廣州,其中兩家就開在這兒,3月1 1日,記者以微商身份來此暗訪。下午4時許,廣州天姿麗化妝品有限公司大門緊閉,未見工人進出;另一家涉事企業廣州雅純化妝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負責人則表示*近都不可以添加違禁物,“臨近3·15,風頭很緊不敢做”。
另一家化妝品生產企業給出合作價碼:1萬元起,太少不接。工廠提供配方,按原液、網布等材料收費。面膜產品成本2—3元一片。如果包裝自己去外面購買,可降低1/3成本。“我們可以提供代工、包裝、出具檢驗報告等一條龍服務,想貼什么牌子都可以。但是我們不加違禁物,效果可能慢一點。”該負責人說,要想效果好也有其他辦法,但成本高很多。“比如做美白效果,有600元一公斤的原料,平均一片下來成本價要幾十元。”
“*近抽檢太多了。”另一家號稱年利潤8000萬元的化妝品廠家業務部負責人說,“我們不做,但一些小化妝品廠可以。”
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的抽檢涉事品牌在網上基本都能搜到,且單片面膜價格不算便宜,基本在10元/片以上,按照生產成本2—3元一片計算,銷售此類面膜確實暴利。
C市場:三無產品多消費者維權難
“盤子太大,水太深。”多名業內人士均表示。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二級代理稱,廠家為降低成本,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現象比比皆是。“像現在炒得*火的蠶絲面膜,十幾元是買不到真貨的。因為蠶絲的成本高,真正的蠶絲面膜僅膜紙成本就需要十幾元一片。”
還有業內人士曾指出,問題面膜絕大多數是三無產品。“如果不嚴加處理,廠家仍沿用原配方生產,只要換個名字,還是會繼續出現在市場。”
微信網購投訴多數難以受理,就此記者曾咨詢多位業內人士,都無法給出明確答復。“我們近年關于微信網購的投訴數據非常少”,消費者投訴熱線12315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主要是大多數個案都無法受理”。該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消法明確的是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但微信作為一種即時通訊工具,更多是承擔朋友間互通信息的功能。“一些消費者受騙后想維權,往往無法提供商品名稱和經營者詳細地址”。
說法:皮膚科醫生:添加違禁物副作用大
在專業皮膚科醫生看來,面膜內添加違禁物是很惡劣的現象。“比較常見的是添加氯倍他索丙酸酯。”廣東某醫院皮膚科醫生表示,含有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短期用可以消除過敏引起的紅斑,商家或為了追求效果而添加這類違禁物。“激素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面部皮膚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還可能出現激素依賴性皮炎。”此外,還有氫醌霜(一種美白藥物)和熒光增白劑等違禁物,也常被添加到面膜中。
食藥監部門:發現問題面膜請撥12331
維權艱難,從源頭上打掉生產添加違禁物面膜的企業不失為一種有力措施。廣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日表示,目前已對5家核實有違法行為的生產企業進行立案查處。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提醒市民:如發現市面上有國家總局通告所指的不合格化妝品,請及時向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咨詢或投訴舉報(投訴舉報電話: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