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紡織行業作為一個傳統行業,已經發展了這么多年,除了一些特殊原因導致供需失衡之外,整個市場屬于充分競爭的市場,換而言之,大部分的紡織老板就是掙個辛苦錢。 去年在環保整頓、落后產能清退的大浪下,紡織老板算是“揚眉吐氣”,賺的盆滿缽滿,但是今年在貿易戰、原料大漲、外地產能上新等因素的影響下,前期的利好似乎在逐漸被消化,市場景氣度在下滑,盼了很久的“金九銀十”也成了“銅九鐵十”,這也導致了不少紡織老板近期憂心忡忡! 原料跌狠了!織廠老板不敢買了! 經歷了三季度的繁榮之后,在8月底到達繁榮高點的PTA從9月開始就回歸正常的價格區間,進入10月,隨著國家油價觸頂回落,從PTA、MEG到聚酯切片、瓶片到滌綸長絲都出現了價格回調的過程。 僅一個月,滌綸長絲就下跌了近千元,與9月初高位時候下跌了近2000元,但是即使已經跌了這么多,與前期上漲超3000元的幅度相比,織造廠家的原料成本還是在高位的。“如今,我們倉庫里一直壓著一箱9月高位時候的原料,后來原料價格一直跌,我就不敢用這箱原料,一用就虧本。”盛澤一牛津布生產商說道。 在買漲不買跌心態的作用下,大多數紡織老板選擇“不囤”、“隨買隨用”、“按需生產”的操作手法,“我們現在不敢多囤原料,因為覺得后面還會跌,所以用點買點。”吳江地區一彈力布生產商沈總表示。不僅僅是沈總,大多數紡織老板都選擇將原料囤貨周期從9月初的半個月周期下降到7天左右,“這行情,誰敢多買原料!”沈總表示。 跌價10%,只為“含淚”保客戶! 原料暴漲暴跌,其實對于織造企業而言,都不是好事。前期原料上漲過猛,不少織造廠家會選擇多囤幾天原料,可誰想到原料急轉直下,廠家手頭的高價原料成了“燙手山芋”,一方面坯布利潤還是稀薄,另一方面原料還在跌價,不少紡織老板只能在接單時候更加謹慎,報價下跌,虧了自己,穩住價格,失了客戶。 有120臺織機在織的陳總表示:“原料跌了才一周,就有大客戶跟我來談價格了,那時候還能撐著,但是如今原材料下跌近2毛,我只能也跌價。現在我的策略是,只要能賣,我就接,只要不虧,我就賣,有個大單我價格從3.30元/米降至3.00元/米,跌了10%,我也接了。我把資金盤活,用來買更便宜的原料生產。”因為前期成本上漲過快,采購商給出的價格又不能換取以前的利潤,織造廠家明顯感覺壓力山大,因此不少廠家在接單的時候會采取有利于自身的措施。 隨著外地織機大量上馬,僅靠市場原有的“蛋糕”顯然是難以喂飽那么多人,因此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這也導致了紡織老板在維護客戶,尤其是優質客戶上下足了“功夫”。“目前,只要單子不虧本,我們也就接了,起碼要維持日常生產。”另一紡織老板錢總表示。 如今,2018年還剩2個月的時間,今年旺季反常的現象讓紡織老板們更是保守操作。上半年狂歡過剩后,第四季度只剩下了“一地雞毛”。不過,好在目前整個紡織市場訂單比9月而言,有所擴大,秋冬面料在陸續走貨,市場貨也在不斷成交中,不少明年春夏打樣工作也在啟動,雖然利潤空間不如去年同期,但是整個市場需求還是存在,至少對于紡織老板而言,還沒有進入沒單、沒利潤的窘境,市場還是能做的!(全球紡織網)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