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等醫用物資出現緊缺,除原本從事該行業的企業加大馬力復產外,不少與醫療行業無關的企業也紛紛“跨界”轉產,有望緩解“一罩難求”局面。
據觀察者網2月10日不完全統計,近期包括中石化、比亞迪、廣汽、長盈精密、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等紛紛加入生產口罩的隊伍。另外,包括紅豆股份、水星家紡、華紡股份、報喜鳥等紡織服裝類企業也臨時改線轉產口罩、醫用防護服、醫療器械等。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2月9日介紹稱,截至2月7日,全國口罩生產企業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73%,其中醫用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87%。
2月8日,華創證券發布的數據顯示,樂觀估計到2月底,我國口罩日產能有望提升至2億只。
油企、車企紛紛加入
中石化官方微博2月9日發布消息,截止到2月7日中午,已與合作伙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即將進入設備安裝程序。據初步估算,到2月10日,中國石化將助力新增口罩產能13萬片/日,2月29日,實現新增產能至60萬片/日,3月10日,實現新增產能至100萬片/日以上。
中石化還介紹稱,進入2月以來,其已向市場投放聚丙烯等醫衛原料1.5萬噸,預計二月份還將繼續生產原料約8萬噸。針對疫情防治中用到的口罩、注射器等聚丙烯化工產品原料,及時調整生產計劃,1、2月份安排醫用牌號合成樹脂16萬噸,同比增產4.5萬噸。
2月9日,據證券時報報道,為落實政府下達的緊急任務,長盈精密利用已有潔凈廠房與央企下屬醫療企業合作投產高速平面耳帶式口罩全自動生產線,目前首條生產線已成功試產,首批1000萬支口罩原材料已經到位,預計2月底產能將達到100萬只/天。
官網介紹顯示,長盈精密是一家研發、生產、銷售智能終端手機零組件,新能源汽車零組件,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集成的規模化制造企業。從2017年轉型至今,長盈精密在產品結構上逐漸從以手機件為主發展到包括筆電、智能穿戴、電子書和智能音箱等非手機市場。
另外,除上述企業外,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廣汽等車企也紛紛加入生產口罩的行列。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將聯合供應商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共設置14條口罩生產線,其中4條為N95口罩生產線、10條為一般醫用防護口罩生產線,日生產量預計達到152 0173 3840萬個以上,本月內將建成投入使用。
兩天后(2月8日),比亞迪在官方微信表示,將調配資源,著手防護物資生產設備的設計和制造,援產口罩和消毒液,以滿足當前對防護物資的迫切需求。
據介紹,比亞迪所生產的口罩和消毒液預計將在2月17日前后量產出貨,直至疫情緩解和消除。其中,口罩產能本月底可達500萬只/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
對于車企跨界生產口罩是否有醫療物資類的生產準入資質,比亞迪向媒體表示,對于醫療物資類的生產準入資質目前在積*籌備審批認證,政府也對緊缺物資開辟“綠色通道”。對于所生產的口罩會嚴格按照當前國家標準來生產。
除了比亞迪,廣汽集團8日也發布聲明稱,正研究打造口罩生產線。目前,該公司正調動資源論證和研究,爭取早日落實。
除此之外,2月6日,富士康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為抓緊彌補口罩這一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缺口,集團旗下工業富聯近日在集團龍華園區首次導入口罩生產線,并于2月5日順利實現試產。
富士康方面透露,相關產能預計在2月底可達到日產200萬只。
紡織服裝企業也紛紛轉產
相比油企、車企和生產手機的企業,紡織服裝行業轉產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或更加方便。
2月10日,水星家紡在上交所互動易平臺上表示:公司已緊急將10條生產線改造成防護服生產線,用于支援抗疫前線,隨著更多員工復工,產能將達到日產2000套,公司目前尚未生產口罩。
水星家紡還稱,上述事項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
同日,太平鳥在上證e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寧波太平鳥服裝制造有限公司正在有序推進生產民用口罩(非醫用)的生產工作和防護服的研發。
“目前防護口罩的研發工作已經完成,并計劃于近日正式開工投產。初步預計,該民用防護口罩的總產量將不低于100萬個,主要用于滿足政府的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需要。上述工作不會對公司正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該公司稱。
2月6日,紅豆股份發布交易異動公告:公司將在取得《江蘇省緊急醫用物資防護服、口罩應急生產使用備案批件》后,生產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生產產品將服從政府統一調撥,不對外進行銷售。
不過公告中稱:經公司測算,預計量產后的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產能約6萬件/月,涉及的銷售收入約為1200萬元/月,相較于2018年營業收入占比較小,不會對本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2月7日,報喜鳥在官方微博表示:公司控股的上海寶鳥服飾有限公司受上海經信委委托,緊急在上海松江區工廠成立隔離衣生產線,助力抗擊疫情。
同**,家紡企業華紡股份在上交所互動易平臺上表示:按照濱州市政府關于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公司臨時轉產部分產能生產民用口罩。現正在緊張生產中,日產量已達2萬只。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2月9日表示,疫情發生后,口罩的需求激增,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千方百計多,產進管齊下,全力以赴增產擴能并舉。
他指出,政府大力支持企業擴能改造。截至2月7日,全國口罩生產企業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73%,其中醫用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87%。
不過,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王滿倉向媒體分析表示,企業“跨界”轉產防疫物資,長遠來看并不存在市場前景和效益,市場的擠出效應會促使主體回到正常的競爭體系中去,不具備行業優勢的主體將會被淘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