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我國是世界*大的紡織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是當代中國國民經濟中一個龐大的、*穩定的支柱產業部門。紡織行業不僅涉及服裝、布料的生產、加工,還涉及農產品棉花的收購以及*終的出口等,產業鏈條綿長。一直以來,國家實施了一系列稅收政策鼓勵、支持紡織業發展。本文將梳理紡織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輔之解讀,以饗讀者。
一、紡織行業的歷史與發展現狀
紡織工業,中國*大的傳統產業,是當代中國國民經濟中一個龐大的、*穩定的支柱產業部門。
中國的紡織業擁有輝煌的手工紡織業歷史傳承。早在漢代,中原地區發達的桑麻生產和手工絲織業,以及由此衍生的東西方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就已承載著中華古文明,以精湛的技術和規模化的商品生產方式,**中亞、西亞、南歐、西歐和東南亞、南亞許多國家,先后開辟出蠶桑事業和絲織業。
近代機器紡織業在中國的產生、發展,受制于國家百年積貧積弱,遲后于西方發達國家整整一個世紀。但改革開放后,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下,急起直追并在若干年后在世界范圍后來居上。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紡織工業在世界市場上所占份額進一步上升。2000-2015年間,以歐美發達國家為主要市場,年出口額由530億美元(全球占比15%)發展到2911.5億美元(全球占比37%左右)。相應地,紡織工業的貿易順差,由2000年的391.5億美元(同年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順差241億美元),上升到2015年的2646億美元(同年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順差5945億美元)。紡織工業在國家平衡國際收支、增加外匯儲備中的重大作用愈發明顯。
二、紡織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有哪些
紡織企業可以享受到的稅收優惠較多,其中部分是針對原材料農產品的,部分是小微企業普惠性優惠的,部分是地區優惠的,還有少量針對特定從業人群的。總體而言,紡織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頗多,下表將簡要梳理。
(一)增值稅
(二)企業所得稅
(三)地方稅收優惠
紡織行業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集中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是我國*主要的棉花生產基地,2018年新疆棉花產量達511.1萬噸,占全國的83.8%。
自治區政府出臺多項政策措施以扶持棉花生產以及紡織服裝加工生產,包括:(1)設立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實施稅收特殊優惠政策;(3)實施低電價優惠政策;(4)實施紡織品服裝運費補貼政策;(5)實施使用新疆棉花補貼政策;(6)實施企業員工培訓補貼政策;(7)實施企業社保補貼政策等待。其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自治區紡織業發展有關財稅政策的通知》(新政發〔2010〕99 號) 、關于印發《自治區加快紡織業發展有關財稅政策實施辦法》的通知(新財法稅〔2011〕7號)等一系列地方文件對地方稅收優惠作出了詳細規定。
三、行業解讀
目前,紡織行業成本過高問題依然突出,這既包括生產成本,也包括稅收成本。
生產成本中國內電價高是一個重要原因,在裝備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水不斷提升,用電大量替代用工的情況下,高電價問題更加凸顯。就此,行業內不斷呼吁政府持續推進能源體制機制改革,打破能源產業體系的壟斷體制,推進能源產業市場化改革,建立能源價格市場形成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逐步降低企業能源成本,尤其是推動直接降低企業用電價格,緩解成本壓力。
稅收成本方面,盡管稅收優惠政策不少,但是能夠真正享受到的卻不多。例如,普惠性減稅優惠政策的目標是小微企業,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不能享受;新疆地區優惠政策雖然給力,但是大型企業仍然集中于東南沿海地區,其中出口貿易企業不在少數。此外,《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確立了“治污減排受益、超標排污受損”的市場規則,環境保護稅對于紡織行業的影響也不小,特別是印染,用水、用電巨大,相應的環境保護稅也加重了行業稅負。
在此情況下,行業不斷呼吁政府持續推進稅費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推進中國稅收制度改革,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企業效益的“加法”、市場活力的“乘法”。其次,推進稅制結構改革和稅率優化,逐步降低以制造業為主的各類實體經濟的增值稅稅率,進一步緩解企業稅負壓力。*后,出臺果多稅收優惠政策,實施精準降稅措施,適度擴大稅收優惠政策覆蓋面,對就業貢獻能力強的紡織行業采取差異化的稅收舉措,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減稅力度,狠抓政策落實,讓政策落到實處,讓企業享受實惠。
可喜的是,李克強總理已經表態,4月1號要降增值稅!降出兩萬億的減稅紅利!相信紡織行業即將迎來新的春天!
(華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