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因中美之間時差問題,所以經常是一覺醒來感覺世界都變了,昨天一早就有不少朋友發過來美國新的2000億美元加征消息,而從*終實際公布的清單來看,主要的服裝和紡織品基本沒涉及,涉棉的清單更是有限。其實某種程度上消息本身的影響比較有限,但更多的是心理層面上的影響,市場在貿易戰背景下,就好像驚弓之鳥,杯弓蛇影,擔心貿易戰繼續擴大化,擔心影響整體的經濟環境,從而影響市場整體需求。確實對于經濟的影響其實毋庸置疑,這種貿易戰在歷史上都是雙刃劍,傷人傷己,不過僅對棉花而言,當前看來基本還是驗證此前的判斷,美國對于中國紡織品還是有針對性的網開一面。
原因之前也提到了,一個是中國紡織品體量太大了,以服裝數據來說,中國占比33%,且從單價上看中國是*低的兩個之一,一方面是即使加征10%關稅,甚至20%關稅也依然是*低的價格之一,且另外體量太大了,中國紡織品加征關稅的直接影響就是轉嫁給美國消費者,且因價格原因沒得替代,柬埔寨是便宜,但體量太小了,*多就是稍微增加一點,畢竟人家的產能也沒那么快擴上來,何況產能擴張也需要評估貿易戰能否持續,在不確定性這么大的情況下,貿然大量急劇擴張產能對于整個東南亞地區來說都不是很現實,所以*有可能就是中國紡織品加稅,增加其他部分低價國的產品利潤,然后美國整個服裝成本提升。
當然還有一個考慮就是匯率,你人民幣這么貶值,加征10%關稅抵什么用?基本都被對沖掉了,當然還是那句話,人民幣貶值也是雙刃劍,也有另外的負面效果,但就**價格來說,其實出口美國的紡織品已在成本上對沖了,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實際影響很有限,更多的就是貿易戰繼續深化擴張后的影響,包括對于整體全球需求的影響,至少目前看來對于國內棉花的需求直接影響很有限,而對于國內國外棉花市場而言,其實大邏輯上就是此前國內棉花庫存高企,對于整個全球棉花市場都有巨大的威懾力,但隨著國內國儲庫存下滑,對于市場的威懾力會有所下滑,再加上滑準配額下發意味著國內棉花市場對國外依賴度增加,所以美棉價格主導權在慢慢增加。
對于美棉而言,此前下跌的主要邏輯在于貿易戰的影響,包括中國加征25%關稅帶來的沖擊及此前過度炒作及7月合約結束多頭跑路,但很明顯當前這個時期下年度盤面未點價合約就有12萬張,這也是創紀錄的狀況了吧,雖這些未點價大部分不是對美棉的,但因為其存在于美棉期貨上面,所以自然就帶來了美棉期貨本身的結構性矛盾。現在又出來一個印度的MSP價格,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今年提高整整1000多盧比到5152 0173 3840盧比/公擔,這意味著什么,按照各家的算法不一致,實際上折算后的CIF到中國價格大約在84-86美分/磅不等,也就是印度棉低于這個價格后,印度棉花公司將入場收購棉花,而印度棉花公司的決心其實不用懷疑,如果沒記錯的話,2014年收購100多萬噸棉花,且看其MSP收購和拋儲操作,每年都是盈利的。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85美分左右就對外盤有支撐了,這是瞎算,這中間其實涉及北半球上市季美棉和印度棉之間的競爭問題,一般意義上美棉和印度棉的CIF價格在6-7美分不等,也就是意味著一旦現貨美棉高于印度棉價格不到6-7美分,美棉的性價比就會體現出來,對美棉形成支撐。而這樣的現貨美棉基本是M級或者SM級的,但美棉期貨的標準級別是SLM級,當前看來基差基本在1100-1300不等,所以問題清晰了,以85美分算,那么91-93美分的美棉是相對合理的,所以80美分以上的美棉期貨價格是比較合理的,一旦低于80美分,就意味著除中國發了80萬噸配額成了一條國外市場的鯰魚,印度棉花公司也將成為一條鯰魚進入市場,這在下年度這個緊巴巴的年度意味著什么,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當然因中國的介入及對美棉25%關稅的征稅,導致市場印度棉的基差大幅的上漲,印度方面預期因沒法買美棉了,所以就必然多買印度棉,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廂情愿,固然印度棉中的一些好品質棉花確實會收到青睞,但印度棉畢竟整體質量不怎么樣,高基差之下性價比降低了,中國方面買來也不合算,畢竟中國缺的當前來看依然只是高等級棉花,并不是什么棉花都缺。另外此前6-7美分的美印棉花價差是綜合博弈后相對穩定的價差,當前印度棉基差有900甚至1000的報價,不過成交不咋滴,但毫無疑問與美棉之間的價差這么小,雖有一定的理由,但美棉連續下跌之后這樣的狀況出現,只能說明要么印度棉高估了,要么美棉低估了。何況哪怕中國不買美棉全部買印度棉,那其他國家只能買美棉的狀況下,美棉也并不充裕,*終市場對兩者的比價還是會調整到合理的水平上。當然因這個比價是浮動了,沒法精確的測算,但毫無意味的是80美分以下區間,有了印度棉花公司的這個價格以后,對于美棉期貨而言基本算是強支撐了,因只要到這個價格之下,印度棉花公司也會入場了。
前面文章也說了,無論怎么傳導美棉價格主動權都在提升,所以連續下跌之后,價格安全墊提升,而短期看來,中美貿易戰中對于紡織品服裝的擔憂顯然暫時看來有點自作多情了,有點解讀過度了,而國內本身來說,鄭棉1809價格都已到了起漲之前的低點了,本年度前期在那樣沒有矛盾的基本面狀況下都沒破位,當前綜合來說,基本面上現在國內的價格安全墊也都是很高了,加上技術上來說下降趨勢線的突破,加上兩個底分型形態完成,符合企穩的信號。另外還是此前筆者一再說到的7、14日均線問題,今價格突破14日均線壓制,短期企穩信號已較明確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筆者認為日線的底部區域已顯現了,不過因交割庫原因,首次出現如此天量的倉單是不是能交割,大家心里沒底,所以市場對于倉單的擔憂依然還有,另外貿易戰在市場心理上的擔憂還依然有,雖邊際效應低點,但市場整體的震蕩依然會持續,鄭棉周線級別的大震蕩依然是后面很長時期的市場基調,當然日線底部區域的確認是周線震蕩區間下沿的**個信號。(來源:農產品期貨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