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22日,國家發改委專門召開“
“進一步收緊進口的目的是消化國內棉花庫存。但目前國內外棉花價格仍有差距,且國內棉花質量、尤其是在國儲棉存了很長時間的棉花質量并不盡如人意。如果限制進口,將加重國內紡織企業的困難。”23日,山東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夏志林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棉價大降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正式啟動棉花、大豆的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并確定今年的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52 0173 3840元。
導報記者了解到,在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之前,國內棉花實行臨時收儲制。而由于收儲價格較高,致使國內外棉花價格差距巨大,國內紡織企業叫苦不迭。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劉小南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稱,實行目標價格改革,就是為了把紡織企業的利益能夠更多地考慮進去:“實行目標價格改革后,棉花的價格由市場供求形成,紡織企業根據需求,根據對市場走勢的判斷,采購棉花。實行這個目標價格改革后,國內外棉花市場的聯動性會增強,國內外價差應該會縮小到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如今,縮小國內外棉花價差目標可謂初步實現。
導報記者了解到,自發改委宣布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之后,國內棉花價格進入了一個長期的下行通道,目前新疆棉現貨價格為14000元/噸左右,遠低于去年的18000元/噸以上。在期貨市場,鄭商所棉花主力合約1501今年年初價格曾一度達16900元/噸,目前僅為12900元/噸左右,下降幅度達24%。
補貼范圍將擴
在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啟動之初,其公布的實施范圍僅局限在新疆產區,這意味著包括山東在內的其他地區棉農不在補貼的范圍內。但根據本次新聞發布會披露的信息,山東的棉農也將獲得補貼。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除了新疆試點的區域之外,還有長江、黃河流域主產區,國家也會適當地給予補貼。現在這個原則國務院已經定了,怎么補、補多少將由財政部發布。”
“之前曾經討論過一個方案,就是對于內地主產區,不直接補貼給棉農,而是補貼給地方政府,再由地方政府對種棉大戶、種棉合作社進行補貼。而且補貼的金額也會少于新疆。”一知情人士告訴導報記者。
德州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馬俊凱向導報記者分析,之所以對新疆和內地棉農采取不同的補貼辦法,主要是內地棉農小散戶太多,每家植棉三五畝,補貼實施起來其操作難度太大。從政策導向來說,國家在鼓勵規模化植棉,小散戶植棉效益很差甚至是在賠錢,還不如種糧。
進口驟降
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協議條款,中國對棉花進口實施配額管理制度。進口配額分為兩種,一種為關稅配額,另一種為關稅外配額。關稅配額總量89.4萬噸,稅率為1%;關稅外配額實施滑準稅制度,進口價格越低關稅越高。
因近些年國內棉花價格居高不下,紡織企業對外棉需求較大,我國進口棉花數量巨大。根據中國海關公布的信息,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我國進口棉花300.13萬噸,同比減少139.24萬噸;今年前8個月,我國進口棉花187.82萬噸,同比減少114.70萬噸。
馬俊凱分析說,只發放89.4萬噸關稅進口配額的目的是消化庫存。經過連年收儲,國儲棉早已擁有全球*大的棉花儲存量。“目前國儲棉的儲存量超過1000萬噸,庫存壓力非常大,限制進口可使國內紡織企業更多使用國內棉花。”
但夏志林對限制棉花進口表示了很大的擔憂:“目前國外棉花價格只有11000元/噸左右,國內棉花價格與之相比仍然很高。而且,國內棉花質量本身較低。國儲棉連年收棉,其庫存的棉花都是1年前、2年前,甚至是3年前的棉花,質量更是大幅下降,很難滿足國內紡織廠的需求。收緊進口之后,國內紡織企業將更加困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