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根據《中國工業報》報道顯示,雖然中國紡織行業速度增長全面進入個位數
時代,但是,紡織行業也**進入了以速度換質效的時代。“中國紡織行業發展步入轉型升級發展的新常態。近年來,伴隨著外部形勢的變化,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方式在發生轉變,行業總量規模有所擴大,但與本世紀**個十年相比較,增長的勢頭顯著減弱,從2011-2014年前8個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7、10.8,8.3和7.4。2014年前8個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主要指標已經全面進入個位數的增長。數據變化表明中國紡織業已經進入由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變化的周期。開始了深度調整結構、加快轉型升級的歷史新階段。”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在日前召開的2014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上說。?
據統計,近年來中國紡織行業總量規模增速總體呈現逐步放緩的態勢,2013年中國纖維加工總量達到了4850萬噸,與2010年相比增長了17.4%,年均增長5.5%,而本世紀**個十年,即2001-2010年年均增長11.7%,增速下降6.2%;2013年紡織品出口總額2120億美元,增長37.8%,平均增長11.3%,較此前十年15.1%的平均增長,放緩了3.8個百分點;2011-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年均增長12%,較此前十年下降6.8個百分點;資產總額年均增長9%,較此前十年下降3.1個百分點。從2011-2014年前8個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7、10.8,8.3和7.4。2014年前8個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主要指標已經全面進入個位數的增長。
?
隨著增速的放緩,中國紡織行業也全面進入了以速度換質效的時代。中國紡織行業產業結構調整,逐步走向深化,其中紡織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2013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產量達到1152 0173 3840萬噸,較2010年增加了37.3%,服裝、家用、產業用三大類終端產品纖維加工比例由2010年的51∶29∶20,調整為2013年的48∶29∶23。作為產業鏈新的增長點,產業用紡織品有效帶動了新興纖維材料、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促進了產業體系的結構升級。原料供給結構加快改善:2013年化學纖維占中國纖維加工總量的比重達到了80%,較2010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國產差別化率超過50%,在延續多年存在國內外較高棉花差價的情況下,有效保障了紡織原料穩定供給;紡織再生纖維2013年產量超過600萬噸,占纖維加工產量比重由2010年的9.6%,提高到12.4%。紡織循環經濟在加強原料保障方面的作用,逐步顯現。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穩步推進:2013年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行業比重為21%。
?
此外,與2010年相比較,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總資產周轉率提高6.7%,產品周轉率20.4%,資產負債率55.8%,下降0.2個百分點,反映出企業的綜合管理與風險控制能力逐步提升。2011-2013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利潤總額平均增長16.1%,平均銷售利潤率2013年達到5.5%,較2010年提高0.6個百分點。而伴隨著中國紡織行業參與國際競爭范圍和程度的逐漸加大,中國紡織企業對外投資及貿易活動、打開新興市場通道、行業的國際市場份額都總體保持穩定。2013年占全球紡織品貿易額的比重為37.1%。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