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又臨近,伴隨著新消法即將正式實施,質量與服務的話題再次受到關注。對于消費者來說,如何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消費權益?即將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及十大典型消費維權案例也許有啟迪。
去年受理消費者投訴2467宗挽回損失384.5萬元
質量投訴仍居榜首
記者從市消費者委員會獲悉,市消保系統去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467宗,結案2467宗,結案率為****;消費投訴涉案案值3857.3萬元,挽回經濟損失384.5萬元。此外,移交有關行政部門處理案件115宗,支持消費者起訴9宗。
分析顯示,我市消費者投訴中,針對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依然高居榜首。其次,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類服務需求越來越大,相關投訴也呈上升趨勢。去年,市消保系統共受理質量投訴152 0173 3840宗,占投訴總量的58.25%。投訴主要集中在家用電子電器、服裝鞋帽、食品、日用商品、交通工具、電信服務等,消費者反映強烈的是產品質量差、虛假品質表述、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以次充好等。
售后服務也是消費者投訴相應增加的領域。投訴主要為,一是不履行“三包”義務;二是收取高額的維修及零配件費用;三是部分電器維修經營者服務不規范,維修資質低、職業操守差,甚至打著某品牌廠家指定維修點旗號,實則“空殼”,無實體店等情況增多。
此外,價格投訴、合同糾紛、虛假宣傳等方面的投訴也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價格投訴主要集中在服務類、家用電子電器、通訊資費方面,主要存在維修收費混亂、服務費偏高、商場(超市)明碼標價不規范等。
據調查,市民消費趨勢與關注熱點均有新的變化。隨著私家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以及《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的實施,與之相對應的投訴也逐漸增加,投訴內容包括汽車質量、銷售誠信度和服務等。行情的低迷也帶來銷售欺詐行為增加;另外,服務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汽車廠商夸大虛假宣傳等導致投訴增加。
網購熱潮有增無減。消費調查顯示,每個節假日都成為電商促銷日,各種噱頭、奇招日益增多。為此,網店銷售額激增,大有追趕實體店趨勢。為此,消委會特別提醒:網絡購物要選擇信譽好、實力強、售后服務有保障、有退貨承諾的商家。同時,要認真閱讀交易規則,要求商家開具發票,并盡量選擇貨到付款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方式;同時,收貨時務必現場驗貨,核對貨品與訂購商品是否一致且質量優良等。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三大亮點
網購將有“后悔權”
自3月15日起,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在全國正式實施。
《新消法》增加的新內容包括:賦予消費者網購“后悔權”,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等方式購買產品可“七日內無理由退貨”;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對不合理的格式合同也作出新規定。
《新消法》的修改,進一步體現了平等善待消費者與經營者的原則,進一步加強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尤其對網絡購物、權益訴訟、懲罰性賠償等有關熱點加以明確。
亮點一:網購退貨“可無理由卻有條件”
網購可以行使“后悔權”,退貨可以無理由但卻有條件。其中,5類商品不能無條件退貨。即:消費者定做的、鮮活易腐的、報紙和期刊、消費者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以及在線下載或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同時,《新消法》規定“無理由退貨”由消費者承擔全部運費。
亮點二:禁止泄露消費者信息
個人信息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日顯重要,也成為商家眼中的“香餑餑”。為此,不少商家利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機會,收集、出售消費者信息,造成*大安全隱患。“剛買了房子,裝修公司電話就來。生完孩子,推銷嬰兒產品、奶粉的電話緊跟其后……”市消委會工作人員介紹,這一切不排除個人信息泄露帶來的后果,既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也嚴重影響消費者日常生活。
《新消法》將個人信息保護作為消費者的一種權益確認下來,成為本次修訂一大亮點。《新消法》規定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應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信息泄露、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同時還規定,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
亮點三:不公平不合理無效
“商家保留*終解釋權”、“禁止自帶酒水”……這些合同格式條款中備受詬病的“霸王條款”是困擾消費者維權的難題。《新消法》明確規定了“霸王條款”無效。
《新消法》要求經營者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與自身有重大利益關系的內容,如安全注意事項、風險警示、售后服務、民事責任等。同時,提醒,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這也就是明確了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不公平、不合理條款內容的無效。”消委會工作人員解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