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是地地道道的東北人,對于小編來說,很多時候北方的天氣給我的感覺就是干燥,揚沙較多,總是覺得這天怎么灰蒙蒙,特別像這幾年的北京天津等城市霧霾越來越嚴重。在霧霾侵襲的日子里一種紡織品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的火了起來 ~~ 它就是口罩,那么就小編個人而言,口罩市場魚龍混雜,說防霧霾口罩,到底能不能夠很好的過濾到那些灰塵我們這些普通消費者就不得而知了。那么我們根據自己呼吸近距離接觸的口罩有沒有一個標準呢?
? 其實市場上很多口罩商家都打著防PM2.5的名號,可是防護效果卻不理想,今后這些劣質口罩再想“渾水摸魚”就難了。由江蘇牽頭制定的《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將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悉,這也是我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
在霧霾天污染嚴重的時候,不少人都會佩戴防霧霾口罩,目前市場上的PM2.5防護口罩價格差異較懸殊,平時比較普通的幾十元有的甚至高達幾百元,防護功能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不少口罩打著防PM2.5的名號,防護效果卻并不理想。江蘇省質監部門曾對市場上標明為PM2.5防護口罩的產品進行過檢測,結果表明,過濾效率達到90%以上的不到總量的50%,過半產品并不具備有效的防塵功效。民用防護口罩市場的混亂,源于該產品的無標可依。
由江蘇省特種防護產品質檢中心牽頭制定的《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將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悉,這也是我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該中心主任陸冰介紹說,《規范》中有兩大關鍵性指標:對細顆粒物(PM2.5)的防護效果;佩戴的安全性能。《規范》根據空氣質量類別劃分了口罩防護效果的四個等級,分別為:D級適用于中度(PM2.5濃度≤150微克/立方米)及以下污染,C級適用于重度(PM2.5濃度≤250微克/立方米)及以下污染,B級適用于嚴重及以下的污染(PM2.5濃度≤350微克/立方米),A級適用于嚴重污染(PM2.5濃度達500微克/立方米)。無論選用哪個等級的防護口罩,過濾后的空氣都必須達到優良標準。
不少商家會突出宣傳口罩的“過濾效率”,不過質檢專家表示,過濾效率雖然是防護口罩的一項重要指標,但如果口罩的密封性能不好,過濾效率再高,*終的防護效果還是會大打折扣。所以《規范》中不再將過濾效率作為口罩的主要評價指標,而選擇了更能體現*終效果的防護效果。口罩佩戴后能將吸入的PM2.5濃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使過濾后吸入體內的空氣質量達到良及以上水平,才是合格的。此外,《規范》還針對甲醛、PH值、微生物等安全性指標提出明確要求,考慮到佩戴者行走時的安全性,還規定口罩下方視野應不低于60度,避免因口罩拱形設計過高影響佩戴者的視線。
小編覺得能讓我們呼吸新鮮空氣才是*重要的事情,那我們在一邊制造對抗霧霾的時候應該應以保護環境為*終目的。只有環境好起來了我們才能享受好的優質生活。所以大家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吧 ~~ ?哪怕為了一口新鮮空氣 ~~
? ? 更多內容請關注
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