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新發布的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公報, 2005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為506萬公頃(7590萬畝),總產量為570萬噸,分別比上年減少11.07%和9.8 %。2005年紗產量152 0173 3840萬噸,同比增長11.5%,布產量470億米,同比增長11.9%。預計紡織工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05年度棉花總需求將達到985萬噸左右,供需缺口較大。
(一)棉花收購基本結束,收購價格堅挺
中國棉花協會調查統計,截止2006年1月31日,全國供銷社棉花企業(含供銷社控股、參股棉花企業,下同)累計收購皮棉273.5萬噸(5470萬擔),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全社會棉花收購量約為495萬噸(9900萬擔),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約占總產量570萬噸的87%。其中新疆自治區全社會收購量為175萬噸,占預計產量的92%。
2月處于春節假期,且節后部分地區出現雨雪天氣,各地棉花收購基本停滯,但籽棉價格依然堅挺,部分地區還略有上漲,標準級籽棉2.8-2.9元/斤,同比上漲43%左右。除個別地區棉農有少量存棉之外,大部分地區棉花收購已基本結束。
(二)國內棉花銷售價格略有回升
2月份春節假期,企業放假時間較長,再加上雨雪天氣影響了運輸,棉花成交十分清淡。隨著進口棉配額的發放,進口棉受到關注,進口棉較低廉的價格和到港數量激增也影響了地產棉銷售,但國內總體價格仍較穩定,報價也有小幅回升。2月份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高值為2月23日的14422元/噸,*低值為2月5日的14327元/噸,波動幅度為95元/噸,較上月明顯降低。2月均價14395元/噸,比1月均價上漲106元/噸,漲幅0.7%,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2799元/噸,漲幅24%。
(三)1月我國進口棉花繼續增長
2006年1月,我國進口棉花30 萬噸,是去年同期的2.79倍,較上月減少5萬噸,減幅14.3%。2005棉花年度(2005 年9月-2006年1月)累計進口棉花138.5 萬噸。
(四)2005年紡織生產繼續高速增長,紡織出口再創歷史佳績
據國家統計局公報數,2005年全國紗產量152 0173 3840萬噸,布產量470億米,同比分別上漲了11.5%和11.9%。
2005年我國紡織品出口保持了良好勢頭,再創歷史新高。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150.3億美元,同比增長20.9%,其中出口棉紗線47萬噸,同比增長8.9%,出口金額14億美元,同比增長5%;出口棉機織物61億米,同比增長15.1%,出口金額70億美元,同比增長15.8%。
(五)2006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可望增加
在中國棉花協會召開的棉花形勢研討會上,各地反映,由于去年棉花收購價格總體較高,棉農收益增加,因此盡管植棉成本上升,但棉農擴種棉花意向仍然較強,預計植棉面積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還會受到近兩月的價格變化影響。
(六)2006年紡織品生產及出口仍將保持增長勢頭
中歐、中美紡織品出口數量協議的達成,為2006年紡織出口穩定增長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新的數量協議盡管對增長率進行了限制,但基數是建立在2005年已實現放量增長的基礎上,穩定增長是總體趨勢,而且,對歐美地區出口的穩定增長也將決定對全球出口的穩定增長。但貿易摩擦、匯率波動、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依然存在,今年紡織出口仍將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增長速度可能回落。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