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上周,食研匯(ID:FTA_21FOOD)報道了英敏特分析師李琛Daisy在FBIF2020食品飲料創新論壇 分享的2030食品飲料趨勢,介紹通過提供多種甜度、酒精度等等方式來打造個性化產品(個性化開啟零食行業4.0時代——英敏特發布2030食品飲料趨勢(上))。
本期食研匯將繼續報道食品飲料個性化趨勢在個性化體驗、個性化營養方面的應用。
個性化體驗:增加品牌與消費者互動
除了讓消費者控制產品的口味、酒精度,通過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和消費者互動也是個性化的另一個方向。
“請消費者參與產品的設計、挑選和制作,其實可以非常有效的去拉動品牌跟消費者之間的互動,讓消費者更好地去參與到品牌和產品的體驗當中來,也是為品牌贏取消費者更多的時間。它實現了一種雙贏:一方面消費者在選購當中找到自己量身定制的產品,同時也收獲獨特的購物體驗”,英敏特分析師李琛表示。
以雀巢Kit Kat巧克力工廠為例,雀巢KitKat 的高端線KitKat Chocolactory巧克力工廠讓消費者可以定制巧克力。小編在官網了解到,消費者可以通過選擇巧克力類型(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黑巧克力和紅寶石巧克力)、餡料組合(焦糖、巧克力餅干碎等19種配料)、外包裝和祝福語,個性定制巧克力。針對選擇困難癥,每日都有推薦口味組合給到消費者。
CREATE YOUR BREAK 巧克力定制 | 圖片來源:KitKat Chocolactory
個性化包裝也是與消費者互動的方法。比如,日本Kit Kat在它的包裝上印上一個二維碼,大家可以通過掃二維碼上傳自己喜愛的圖片;巧克力盒子背面有印制空白明信片格式,可以讓消費者寫上自己的祝福。因為Kitkat與日語中“必勝(きっと勝つ,kitto katsu)”的發音類似, Kikat常常被當做禮品送出,明信片的創意也是基于此。因此,個性化包裝同樣可以促進禮品場景的消費。
個性化包裝 | 圖片來源:Mntel
個性化營養:借助科技力量
英敏特調研數據顯示,39%的美國消費者認所有人采用同一套健康飲食方法的效果是因人而異的。李琛認為在中國,情形也是類似的——在飲食吸收方面的個人差異是很大的,因而催生了個性化營養相關的發展。
個性化營養原動力來自于醫學的發展。隨著精準醫療、個性化營養越來越普及,很多食品創新通過結合檢測手段提供個性化定制,以指導消費的飲食。比如,VIOME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腸道微生物測試,并為消費者提供相應的飲食建議。
個性化定制流程 | 來源:VIOME
英敏特分析師李琛介紹,據Cipher的數據顯示,DNA相關的技術專利數量在過去的20年有較大的增幅。同時,在歐洲市場,已經有DNA測試相關的快閃活動,預計5-10年后DNA測試將家用、便攜化,可以指導消費者的飲食。
產品案例之一是德國My muesli麥片。它的My DND Musli麥片可以通過消費者的DNA數據定制,以預防DNA數據中預測到的可能的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糖等等。
My Muesli | 圖片來源:Mintel
日本壽司餐廳Yo!Sushi!也與測試公司DNAFit合作,將DNA測試與菜品相結合推出了YO!Way套餐。消費者需要先完成一項DNA測試,然后消費者將收到由DNAFit和Yo!C餐廳大廚共同打造的個性化飲食建議。
圖片來源:feast magazine
除了DNA測試,3D打印及AI技術、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未來都將推動個性化營養及個性化飲食的發展。
?小結
個性化不是將來式。隨著消費者需求、生產技術、科技發展,個性化趨勢是大勢所趨。而且,個性化并不是將來的趨勢,而是正在加速發展中的。如今的95后、00后,越來越強調自己“與眾不同”“有態度”,個性化定制的食品飲料正可以回應消費者的需求,更多與消費者互動。
將營養建議與個性化想結合可以給產品更高的附加值。食研匯(ID:FTA_21FOOD)發現主打定制的娃哈哈KellyOne果汁就在小程序頁面中增加了“營養測試”的選項。未來,相信個性化將未來將發揚光大,為品牌爭取到更多的用戶。
沒能去成FBIF2020現場?
想細細回顧FBIF2020的精彩瞬間?
FBIF線上直播回放,讓你不留遺憾
關注微信公眾號“食品展會與論壇”回復“FBIF2020”即可獲取FBIF線上直播回放觀看方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