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十三五”期間,阿克蘇地區農業連年增產,農民連年增收,這與強大的農業生產能力和農村經濟實力有著密切關系。
庫車市烏恰鎮克其力克村農民趙迎春去年種了120畝棉花,由于田間管理到位,棉花畝株數、坐桃情況都比往年好,籽棉平均單產400公斤以上。“按一公斤7.5元計算,加上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除去成本,畝均純收入152 0173 3840元,總收入15.6萬元,是近年來收入*高的一年。”2020年12月20日,趙迎春對記者說,現在播種有衛星導航的無人駕駛拖拉機,植保作業有無人機,田管有縣(市)、鎮農技人員,采摘有采棉機,棉花高產成為一種常態。
據介紹,該村種植的2萬畝棉花全部采用機采棉模式,且推廣應用了膜下滴灌、測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病蟲害等先進實用技術。加大棉花精選良種、合理密植、標準化作業等工作力度,每畝地比往年要多收20—30公斤籽棉。
2020年,庫車市種植棉花180萬畝,其中機采棉面積120萬畝,以大量成熟配套技術集成推廣為先導,以農機作業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為**,棉花實現了大豐收,畝均增產籽棉30公斤以上,有力帶動了農民增收。
走進阿克蘇、溫宿、阿瓦提、新和等縣(市)農村發現,除了棉花外,糧食、林果業、畜牧業、特色農業生產也呈良好態勢,高標準農田、精品果園、萬頭肉牛養殖基地的背后,是地區糧棉果畜及特色農業五大基地強大的生產能力,推動地區農村經濟實力不斷壯大。2020年全地區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24.2億元,比2015年379.5億元增加244.7億元,增長39.2%。
五年來,地區堅持把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按照“穩糧、優棉、強果、促畜、興特色”的思路,把發展優質特色農產品作為鄉村產業振興和脫貧增收的主攻方向,農作物總播種面積保持在1280萬畝左右,農業五大基地呈現布局優化、優勢凸出、效益提升的發展態勢。糧食自給有余,棉花高質量發展,林果基地建設標準化水平顯著提高,畜牧業生產呈現出穩中有增、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在抓好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地縣(市)兩級引導農民有序發展特色作物種植,拓寬增收渠道,重點發展蔬菜、油料、加工番茄、淀粉馬鈴薯、色素辣椒、小茴香、西甜瓜、食用菌、中草藥及花卉苗木等特色作物,實現特色農作物種植面積56萬畝,生產能力和增收水平位居全疆前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解碼“喀什新衣”》
下一篇《雨后應防棉花急性萎焉》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