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6月份以來,隨著各地上市量的不斷增加,新糧上市對市場的壓力預期逐步顯現,新小麥收購價格相繼回落。中華糧網數據中心監測顯示,截止6月6日,國內普通小麥市場平均價格為2362元/噸,較上周跌10元/噸,年同比下跌38元/噸。
??安徽省6月5日**啟動2019年小麥*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筆者分析認為,隨著部分地區收購預案的陸續啟動,受此帶動小麥市場的購銷將會逐步趨向活躍,新小麥收購價格向國家*低收購價靠攏,今年夏糧收購或呈現市場化收購與政策收購收購并行展開的局面。
??新麥上市顯著增多,收購價格相繼回落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主產區小麥自南向北收獲的快速推進,部分地區新麥上市量增加明顯。由于今年各地小麥產量、質量普遍反映較好,市場的心態較上市初期發生改變,部分收購主體陸續下調新小麥收購價格。
??6月7日,湖北荊州地區容重在760—790、部分毒素超標、毛糧上車價1.02元。江蘇泰州地區糧庫掛牌收購雨前麥價格在1.08元/斤,雨后麥收購價1.02元/斤。河南周口五得利新白麥收購價1.14元/斤,新紅麥收購價1.13元/斤。山東菏澤牡丹區貿易商收購當地新季小麥價格1.08元/斤,毛糧,水份12,容重770,不完善粒不超。河北大型面粉加工企業普通小麥掛牌價格在1.15-1.152 0173 3840元/斤。
??據了解,近來南方貿易商新小麥收購價在2120—2240元/噸,華北地區大型制粉企業基礎收購價格在2250—2340元/噸,運費在120—160元/噸,當前湖北及豫南新小麥到廠成本均已高于華北地區面粉企業掛牌收購價格,貿易商外發小麥積*性受到抑制。由于各地小麥質量差別不大,區域間差價同比明顯收窄,貿易量少于去年,湖北天門反映今年小麥外發數量同比減少三成。
??值得市場關注的是,近日河南、安徽西部和中北部、江蘇中北部以及河北南部、山東西部等地出現大到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此次降水不僅影響夏收進程,更多的是對小麥品質和產量的不利影響。有市場人士預計,降雨過后質量較好的小麥身價將會上提,雨后麥將遭壓價收購。
??自6月5日起,安徽省內符合條件的相關地區已**啟動2019年*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目前全省**批審批委托收儲庫點412個,有效空倉容322萬噸,總體上能夠滿足夏糧收購需要。筆者認為,隨著后期小麥上市量的不斷加大,江蘇、湖北、河南部分地區收購預案也將會陸續啟動。受此帶動,新小麥市場的購銷將會逐步趨向活躍,收購價格向國家*低收購價靠攏。由于今年夏收市場壓力較大,再加之小麥質量較好,預計今年政策性收購情況將會好于上年,市場或呈現市場化收購與*低收購價收購并行展開的局面。
??河南或將啟動小麥托市收購!?
??陳麥價格持續下跌,新陳麥價接軌加快
??受新糧上市、國家政策性小麥銷售底價下調的影響,近來陳麥價格回落較為明顯,下跌幅度加大,新陳小麥價格接軌數度加快。
??6月6日,河北石家莊普通小麥(2018及之前年份生產)進廠價為2370元/噸,邯鄲為2360元/噸;河南新鄉為2360元/噸,鄭州為2370元/噸;山東菏澤為2340元/噸,濟南為2400元/噸,德州2380元/噸;安徽宿州為2360元/噸;均周環比下跌30—8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40—100元/噸。
??市場認為,盡管新麥有一定時間的后熟期,暫時還不能大批量的投入加工,但制粉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會不斷地增加新麥的攙兌比重,對陳麥的需求將會進一步減少,預計后期部分地區陳麥價格仍有一定的下跌空間,今年新陳麥價接軌的時間將較往年提前。據了解,目前河北華龍、金沙河等一些大型制粉企業已基本新陳同價收購小麥。
??政策拍賣交易遇冷,成交再度降至低點
??6月3日,國家*低收購價小麥拍賣投放銷售300.9萬噸,實際成交10.7萬噸,較上期減少9.97萬噸;成交率為3.56%,較上期下滑1.27個百分點;成交均價2326元/噸,較上期下跌18元/噸。
??分省份來看:河北成交1418噸,江蘇成交18111噸,安徽成交40489噸,山東成交10064噸,河南成交35149噸。
??分年份看,2014年小麥成交13810噸,2015年小麥成交12776噸,2016年小麥成交53715噸,2017年小麥成交21946噸,2018年小麥成交4984噸,成交較多的為2016年小麥。
??政策性拍賣底價下調后成交量連續兩周下滑,主要的原因是新小麥性價比高于陳麥,低成交也基本在情理之中,預計后期國家小麥拍賣成交仍會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