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5月27日訊:穿過重疊翠綠的群山,路過清澈流淌的溪水,在鐵觀音的故鄉——安溪,中國首屆安溪鐵觀音制茶師大賽的舉辦,不僅給這里帶來了聲勢浩大的茶業影響力,更為安溪茶產業的邁進奠定了新的基石。
茶業是安溪的民生產業,也是安溪*大、*有特色、*具影響力的品牌。據介紹,目前在安溪,有80萬人受益于茶業,這幾年,安溪縣政府采取穩健的發展策略,穩扎穩打,確保安溪茶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在理念上,安溪縣茶業發展經歷了五大階段:**階段,重視量的擴張,提出了“擴面積、提單產、增總量”;第二階段,重視質的提高,提出了“優質、精品、**”;第三階段,重視全面發展,提出了“綠色、品牌、誠信、文化”;第四階段,重視品牌保護,提出了“規范市場、保護品牌”。第五階段,也就是現階段,重視注入文化,確立了“安溪鐵觀音和諧健康新生活”發展新理念,實施了“生態、健康、文化、品牌、素質”五大工程,提出了“回歸理性、回歸本源、回歸傳統、回歸生態、回歸文化”五個回歸的發展思路。
在措施上,先后出臺實施七大舉措:一是擴大規模。利用山坡地、山邊田、缺水田,擴大種植面積;改進種植技術,提高單產量。152 0173 3840年至2007年,10年之間,茶葉種植面積增加了24萬畝,產量增加了2.7萬噸。二是提高質量。通過“三低”茶園改造,改植換種,推廣先進設備,舉辦各類技術大賽,建設生態茶園,以及開展萬人培訓,增強茶農質量意識等措施,提升茶葉品質,茶葉制優率迅速提高。2007年秋茶制優率同比提高8個百分點。三是打造品牌。一方面,千方百計打造“安溪鐵觀音”大品牌,先后榮獲證明商標、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全國茶界首枚******,還被外商評為*熟悉和*喜愛的**農產品,“品牌泉州”公眾印象獎等。另一方面,竭盡全力打造企業品牌,已涌現“鳳山”、“八馬”、“龍馨”、“華福”、“祥華”、“三和”等一批企業品牌。四是拓展市場。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先后到香港、澳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春、沈陽、哈爾濱、成都、長沙、武漢、西安等20多個大中城市,舉辦大型茶事活動,拓展國內市場。目前,在全國各地開設3萬多家茶店,營銷隊伍達10多萬人,市場覆蓋各省市。五是注入文化。組建茶文化藝術團到各地巡回表演;出版《鐵觀音》、《中國安溪茶葉寶典》、《鐵觀音的王國》等涉茶書籍;參與拍攝《鐵觀音傳奇》、《鐵爺茶館》等電視劇;創作茶聯、茶歌、茶書畫、茶攝影等作品,豐富茶文化,展示茶文化。六是培育龍頭。著重扶持、引導、培育鐵觀音集團、八馬、溪源、祥華、魏氏、茗源、三和等一批龍頭企業。七是延伸產業鏈。發展茶業包裝、機械、肥料、生物提取等產業,使茶業從“一葉變大業”。
目前,安溪的茶業發展已經實現“三大轉變”,即由傳統種植業向現代工業轉變,由單一產業向多元經營轉變,由數量產值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茶業經濟也實現了質的跨越。全縣茶園面積50萬畝,年產茶葉5萬噸,涉茶行業總產值57億元,在感德、祥華、劍斗等茶葉主產區,茶農戶年收入在10萬~20萬元的,占60%左右,20萬~50萬元的,占10%左右。
應當說,茶葉系載著安溪人永無止境的夢想,而近年來,通過深入實施“茶業富民”戰略,做大做強茶產業,安溪也打響了“鐵觀音”品牌,如今,全縣有茶園面積50萬畝、茶葉總產量5萬噸、涉茶行業總產值57億元、茶業受益人口80萬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安溪鐵觀音”榮獲“******”稱號,在全國所有茶類中是**個,還被外商評為*熟悉和所喜愛的**農產品品牌,榮獲“品牌泉州”公眾印象獎,“安溪鐵觀音”已經成為中國茶業的重要代表。(林緯 何旌 林良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