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吃肉都致癌,那活在世上還有什么意義?”“毒死我算了,什么都不能吃。”“就算喝西北風也得先看看當中的PM2.5有多少么?”
實事回顧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26日宣布火腿、香腸、肉干等加工肉制品為“致癌物”,并把生鮮紅肉,即牛、羊、豬等哺乳動物的肉,列為僅次于加工肉制品的“致癌可能性較高”的食物。
一時間,“吃肉”變成了威脅生命的事情,網上槽聲一片:“吃肉都致癌,那活在世上還有什么意義?”“毒死我算了,什么都不能吃。”“就算喝西北風也得先看看當中的PM2.5有多少么?”
嘩然聲一片,究竟這一報告帶給生活多大的震動,國搜報刊整理綜合給出答案。
輿論爭議 加工肉為何致癌?
IARC召集了來自10個國家的22位專家,對現有的800多份有關人類癌癥的科學研究進行了深入分析。該機構在26日發布的一份新聞公報中表示,有足夠證據表明食用加工肉制品會導致人類罹患結腸直腸癌,因此決定將經過腌漬、煙熏、發酵或其他用增強口味或防腐處理方式制成的加工肉制品列為“致癌物”。
英國雷丁大學食品營養學家岡特·屈恩勒說,大多數經加工肉類都會經過腌制處理,腌制配料中含有的亞硝酸鹽能夠在腸道中形成亞硝胺,這種物質是公認的致癌物,它們能夠與人體的DNA發生作用,*終導致腫瘤的形成。
吃肉到底有多危險?
IARC的公報說,如果一個人每天攝入50克加工肉制品,可導致其罹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升高18%。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戴維·施皮格爾霍爾特說,通常來講,每100人里大約會有6人在一生中會得腸癌,如果這100人一生中每天都進食含大約50克培根的三明治,那么根據這份調查結果,他們中就會有額外18%的人會得腸癌,就是說從100人中的6個人增加到7個人而已。
一類致癌物是否等于吃了就致癌?
把熱狗、火腿等加工肉制品列為1A級“一類致癌物”,同在“一類致癌物”列表中的有煙草、石棉和柴油發動機尾氣等。在該報告正式發布之前,瘋傳網絡的消息中,“火腿培根致癌,與砒霜同級”等表述曾引發輿論熱議。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羅云波說,一類致癌物并非是指它就是非常強的致癌物質,不能說它就是*厲害的致癌物。這種分類方法是根據致癌的明確性和可能性來分類的,而非致癌的強度來定義的。
社會效應
這一報告公布,仿佛“蝴蝶效應”,社會各界紛紛產生震動。常年消費加工肉類的消費者們深深的感到了不安,肉制品類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收到影響,經營食品的快餐店也紛紛想出其他的辦法來找出路。
肉制品相關上市公司股價遭殃
這份讓普通消費者感到頗為驚悚的報告引發了熱議。同**,北美肉類協會就炮轟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加工肉類食品致癌”的報告“危言聳聽”。
雖然肉制品致癌的說法引發爭議,但是這一負面消息已經迅速傳導至資本市場,生豬屠宰及肉制品相關上市公司股價齊齊遭殃。
“這個事情對于生豬養殖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企業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弊縿撡Y訊生豬行業分析師姬光欣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雖然該消息出來只有短短一兩天,但是從當地金鑼經銷商處了解到的消息顯示,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已經明顯減少。“生豬養殖屠宰和肉制品企業上半年業績普遍不樂觀,這個事情無疑是雪上加霜。”
“如果這個影響傳導至上游生豬養殖企業,屠宰廠為了控制成本可能會借機壓低生豬收購價格,如果傳導不至上游,生豬價格下不來,消費者的心理受負面消息影響導致終端銷售不暢,那么肉制品生產企業的日子未來就比較難過了?!奔Ч庑辣硎?。
對培根致癌感到不安的消費者們
“以后都不敢吃香腸了?!眮碜缘聡鴿h堡的Gerhard Schroeder告訴記者。眾所周知德國是香腸的重要出產地,德國香腸更是作為特產聞名世界,德國人大多都有吃香腸的愛好,更是有“飯前一根腸,吃飯就是香”的說法。現在得知香腸有致癌風險,年逾五十的Gerhard Schroeder決心放棄這一愛好。“不僅我自己不吃,也不讓我的家人吃。”
來自美國印第安娜州的Nicole Smith則感到十分為難,因為她的家人都喜愛吃加工肉制品,尤其是她老公,對培根更是欲罷不能,以前Nicole Smith家里幾乎是餐餐都有培根。雖然還不敢要求老公不吃培根,Nicole Smith已經逐步減少家庭用餐的培根用量,但她對未來并不樂觀,主要是培根的味道實在特別,“不知道他哪**就嘗出來了?!?/p>
多家快餐將選用紅燒肉代替培根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多家快餐公司啟動了新食品的研發計劃,而紅燒肉則是其中的熱門選項,除此之外鹵肉、鍋包肉、糖醋里脊等也在考慮之列。預計明年年初,快餐公司將會在部門地區開始試點,屆時可能會有多款含紅燒肉的食品上架。
這些消息也引起了不少“食客”的關注,許多網友都開始替快餐公司們設計新菜品的名稱,譬如香辣紅燒肉堡、奶酪紅燒肉披薩等。一些網友對此已經迫不及待,“想著想著都流口水了?!?/p>
各方回應
“流言蜚語”那么多,該如何好好的生活呢,社會各方都紛紛給出了回應,或許能尋求一些安心。
中國肉類協會回應:結論不科學
“這個報告是不慎重、不客觀、不科學的,從世界肉類組織了解到,國際癌癥研究所組織的22個專家來自10個國家,他們*終意見并不一致,*后只是基于多數人統一的原則發布了該報告?!敝袊忸悈f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偉表示,另外,這些專家也完全不能代表全球科學界的觀點。
陳偉認為,動物蛋白對人類的生命、生長和健康的作用是積*的、有益的,當然也需要注意平衡膳食。比如,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就需要大量補充動物蛋白,才可保證身體長高、增加體重,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另外,一些從事特殊職業的人群,比如運動員,他們就更需要增加動物蛋白的攝入量,才可以保持體能、增強體力,進入*佳的運動狀態。
營養專家回應
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主任賈凱認為,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研究發現有待進一步驗證。賈凱認為,與工作環境中致癌的石棉或飲酒吸煙相比,紅肉和加工肉類的致癌風險要低很多?!皼]有**安全的食物,食物都有風險,但食物**不是毒物。”賈凱說,即使是1類致癌物,導致癌癥也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酒精是1類致癌物,誰都知道喝酒傷身,烤羊肉串里有少量苯并芘也盡人皆知,但偶爾食用無妨。
來自世界的聲音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這一報告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廣泛關注。北美肉類協會26日表示,WHO的結論是“戲劇性且過度夸大的”。該協會認為,WHO致癌的論斷有違常識,且與大量的研究結論相悖,因為這些研究都表明,肉和癌癥沒有必然的聯系。
韓國肉類加工協會方面27日亦表示,世衛組織根本不考慮蛋白質對人體起到的積*作用,單純地將其列為和石棉、煙草一樣的級別,令人感到遺憾。
實用貼 營養專家教你該如何好好的吃肉
對于無肉不歡的“食肉愛好者”,營養專家羅云波表示,保持健康要做到膳食平衡,“沒有肉也是不行的,同時也要合理攝入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p>
營養專家范志紅建議,吃肉要注意新鮮,且應當是在正規商店購買經過衛生檢疫的肉類。國家推薦的量是平均每人每天攝入一兩到一兩半,即50克至75克。
“少量吃,是增加營養。過多攝入肉類,不僅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還有諸如高血壓、心臟病等風險。每樣食物,都有其健康合理的攝入量范圍。”
至于臘腸、熏肉等加工類肉制品,范志紅說,“這些本來就應該是偶爾才吃的東西,不能頓頓吃。”
那么肉制品和紅肉該怎么吃呢?營養專家方玉建議,牛羊豬肉等紅肉、雞鴨魚蝦等白肉,*好隔天換著吃。每次紅肉的攝入量不要超過100克、白肉不超過152 0173 3840克,而腌肉、火腿等加工肉制品則要盡量避免攝入。
方玉表示,有流行病研究證據顯示,適量吃一些植物性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同時減少動物性食物尤其是紅肉及熟肉制品,有利于降低癌癥的風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