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布倫達·坦和馬特·考斯特(上圖)是紐約某學院的學生,*近他們完成了一個基于DNA條碼技術的項目。所謂DNA條碼,是指從標準DNA基因序列中截取的片段,可以用來確定物種。
他倆從公寓、商店等地收集了217件樣品,一一照相并大致分類后,送到美國國家自然博物館做DNA條碼的分析。不久,科學家陸續返回了DNA序列報告,每個樣品的DNA序列(如果能提取的話)由650個字母組成。他們將其輸入在線搜尋引擎,與其中的生命條碼數據庫和基因銀行中的條碼記錄作比對,確定樣品的物種。
令人震驚的是,16%的樣品揭示了紐約食品市場中“掛羊頭賣狗肉”的把戲。比如,名貴的“羊奶酪”,實際上就是用牛奶制成的;賣高價的“鹿肉”狗食是牛肉制成的;而標明“鱘魚魚子醬”的東東,則出自密西西比河的大硬鯖魚。
2008年,他們的2位同學在曼哈頓餐館和市場發現“貼錯魚名標簽”的壽司,引發了一場“壽司門”風波。看來,這樣的“失誤”絕非偶然。這種把戲不僅讓消費者出了冤枉錢,還可能危及對特定食物過敏的人;另外,對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也頗具傷害。
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員、物理學家馬克·斯多克爾稱贊學生們的工作,并認為“基于DNA條碼證據確定犯罪事實的案例不久就會出現,盡管單憑這項報告還不能鎖定涉案的零售商或產品。”他們*終能確定的物種共95種;還發現了不少其他的有趣結果,比如,送檢的來自廚房的蟑螂并不是常見的美國蟑螂;雞毛撣上的羽毛來自鴕鳥;從一個舊發刷提取到人類的基因。
多數DNA在經過食品處理后還能保全,這是DNA條碼技術能起作用的關鍵。**的例外是罐頭食品,高溫和加酸處理破壞了DNA鏈,21個罐頭樣本只有一個能提取到DNA條碼。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