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近日,在山東省廣饒縣大碼頭鎮的一片棉花種植基地里,一臺臺大型拖拉機、植保機、無人機有序地分列在兩側,全縣機采棉
在棉田里,一臺搭載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拖拉機正在工作,據了解,該自動駕駛系統工作原理是,通過北斗導航衛星、地面基站和安裝在拖拉機上的衛星信號接收及智能導航裝置來操控,既減少了棉農播種的時間又輕松實現了機采棉播種筆直作業和棉花行間精準距離。作業前,農機手只需把耕作面積、土壤厚度等參數輸入導航系統,行駛、播種便可自動完成。北斗導航拖拉機的播種路徑幾乎是一條直線,比人工播種精準的多,千米之內行距誤差不超過2.5厘米,真正做到了76厘米等行距播種,為不同行數的采棉機高效率、低損失收獲棉花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無人駕駛拖拉機旁邊的一臺播種機看上去有些“特殊”。“這款播種機應用了一種棉花播種新技術——‘膜上播種’,與以往先播種后覆膜的順序不同,這種技術是先覆膜,然后利用鴨嘴打孔器,在膜上進行打孔播種,這樣就減少了日后人工放苗的工序。”專家介紹道,用該播種機播種的棉花深淺一致,出苗整齊,并省工、省時,降低了棉農勞動強度。
演示會現場還進行了自動導航無人機噴藥演示。小飛機在設定好棉花噴藥面積后,會自動按照規定線路進行藥物噴灑,白天晚上都可打藥。由于是專業霧化噴灑頭,受藥均勻,所以,無人機噴藥比傳統打藥方法省藥30%、省水90%以上。今年60多歲的高港村棉農李翠梅種了一輩子棉花,現場看到種植棉花的新機械和新技術之后,感觸頗深:“原來從種到收,全部人工,費時費力。現在播種、打藥、采收等農活全都是機械化操作,看起來特別省事省力,比人工快了十倍甚至百倍,真是太好了。”
大碼頭鎮作為廣饒縣的棉花主產區,在棉花播種、采摘機械化發展上先行一步,**在全縣建立了機采棉播種、采摘創新示范基地。并根據生產條件和種植傳統,依托振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機械設備和自營土地,建立2000畝棉花生產“兩全兩高”核心示范區,實現農機作業、作物品種、栽培模式深度融合、高質高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