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9 來源:互聯網
2月12日,北京市房山區,下午13:30,首批批量送至中核集團北京原子高科金輝輻射技術應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輝輻射”)輻照滅菌的上萬件一次性醫用防護服已經完成輻照滅菌,整齊地擺放在廠房外,等待運走。記者看到該批次產品包裝上清晰貼有“輻照滅菌”字樣,已并經貼上了輻照合格證。從早晨7:00多運抵卸貨,到此刻全部整裝待發僅僅過去6個小時。
這是2月7日,《關于疫情期間執行的通知》發布以來,首次完成的大批量輻照一次性防護服的滅菌工作。“現在就等待國家統一調配的車輛安排送往武漢。”該公司總經理康四清告訴記者,“目前,已有兩個批次的一次性醫用防護服檢測合格,可開展批量化輻射滅菌。”記者還了解到,當日中午12:00已有一批1000余件防護服運抵廠房卸貨,預計當天晚上或次日清晨又有一批萬余件的防護服也將運抵輻照。“之后,會陸續有防護服送來進行輻照滅菌,我們仍將積*響應中核集團的號令,全力以赴提供優質、免費的輻照服務。”康四清說。
被徹底打通的“*后一公里”
1月26日,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武漢每天需要10萬套醫用防護服”,2月7日,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指出,2月7日湖北對防護服的*低需求為5.94萬套,尚有1.2萬套的缺口。對抗武漢新冠病毒疫情以來,在湖北提供的物資短缺名單中,一次性醫用防護服一直處于“嚴重短缺”的狀態。
來自2月8日中國
康四清介紹說:“目前我們為防疫物資開通綠色通道,凡是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都可以實現到廠即照,輻照完畢立即裝車運走。僅我們這條生產線,粗略統計每天可完成10萬件左右的一次性防護服的滅菌任務。”據悉,僅中核集團目前就有9座輻照裝置,分布在北京、蘇州、張家港、泰州、長春、成都、大連、海口。其中蘇州、張家港、北京的輻照站主要開展醫療用品消毒滅菌,并已經被列入防護服輻照企業名錄。“中核集團旗下的蘇州的華輻日防護服輻照能力10萬套。張家港的日防護服輻照能力1.5萬套。全國列入防護服輻照企業名錄的這些企業產能完全能滿足此次疫情需要。”康四清表示。
快,只是其一
解決了急需的問題后,人們的關注點自然還是聚焦在緊急時刻匆忙上馬的“醫用防護服輻照滅菌”是否安全、可靠這一話題上。
就此,記者特別采訪了金輝輻射的母公司、中國同輻公司總工程師杜進。在《應急規定》中明確了“采用輻照(鈷60或電子加速器)方式對醫用防護服進行滅菌”——可見鈷60、電子加速器是為輻照滅菌的兩種手段。而作為輻照行業的領軍企業,在鈷60輻照裝置設計方面,全國只有3家具備資質的設計單位,中國同輻就擁有2家。另外,作為國產鈷60源的**供應商,它為國內鈷源輻照裝置提供70%以上的鈷源。
杜進明確表示:“醫療衛生健康領域是輻照技術*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尤其是醫療用的消毒滅菌。目前歐美國家超過40%的醫療用品采用輻照技術消毒滅菌,而在我國僅占到10%左右。輻照滅菌技術是國際上普遍認可的先進、綠色技術。”
他用“安全、
就為什么此前這一方法未被用于一次性防護服滅菌,杜進回答:“應該說這是一次性防護服生產企業對于輻照技術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由于傳統的環氧乙烷滅菌方式成本相對低廉,對防護服的材料性能要求不高,對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的需求不高,同時輻照滅菌對材料的耐輻照性能有一定要求,通過試驗驗證,我們目前的輻照滅菌工藝完全達到了《應急規范》的要求,滿足了防護服滅菌需要。相信隨著產業升級,輻照滅菌的規模化應用會逐步趕上發達國家,在醫療用品滅菌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