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日前,東華大學攜手法國力克,在東華大學舉行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服裝產業發展方略研討會,來自工信部、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東華大學等200名國內外服裝界的權威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論道中國服裝產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規模*大,品類*全,產業鏈*完整,國際市場占比*大份額的服裝大國。但是受宏觀經濟的影響,服裝產業正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中國人口紅利,成本優勢削弱。另一方面,國內消費市場,消費升級,消費結構和消費者行為都在發生巨大變化。如何改變中國服裝產業大而不強,實現從全球產業價值鏈中上位,更好的在中高端價值鏈上與國外企業競爭,服裝產業正在經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作為專注于為軟性材料(紡織品、皮革、工業面料以及復合材料)行業提供整合技術解決方案的力克公司,憑借在過去43年中服務于全球知名服裝時尚企業的歷史,力克把積累的專業的經驗和全球的*佳實踐帶到中國,成為中國服裝企業制造升級的重要合作伙伴,推動中國制造2025愿景的實現,是力克在中國市場的使命。
成本優勢不再,服裝產業的新增長模式,路在何方?
力克大中華區市場總監王廣輝先生認為,憑借充沛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優勢,中國在過去30年承接了全球服裝產能轉移的浪潮,一夜成為全球*大的服裝制造基地。此外,在過去30年的發展過程中打磨了中國服裝制造業的另外一個優勢是基于大量人力參與的生產**。但是今天,隨著這兩大優勢都已經不存在了。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如今中國的整體制造成本只比美國差5個點。中國的制造成本正在大步趕超美國,進一步追趕傳統高成本國家,像歐洲、法國、意大利這些國家。中國的服裝企業依靠低成本的優勢競爭方法失靈了,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方法,比如說加強創新能力、品牌運作能力,向價值鏈的高端轉移。
王廣輝先生認為,中國服裝企業想要跳出單純依靠人力為依托的生產運營模式,需要要采用一些新的技術,比如說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通過提高效率來降低成本,打造在生產領域的競爭力。
中國消費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兼產業部主任,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辦公室副主任杜巖冰表示,我國迅速興起的智能制造將標志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服裝產業升級發展帶來良好機遇。中國服裝產業產能在10年前75%是用來出口,只有25%是用來滿足國內的消費市場。但是今天這個比例徹底顛倒了。這意味著服裝企業的生產要從傳統上面向外貿出口的生產思維轉向滿足本土消費的生產思維。
力克大中華區市場總監王廣輝先生認為,新興的中產階層的崛起所驅動消費升級的市場將會為未來的中國服裝企業的崛起甚至成為***的領導性企業帶來巨大機遇。消費者的變化,要求服裝生產企業,供應商的產品結構從單一的大批量生產的產品結構變為多批次、小批量富有個性化定制的產品結構,要打造更快更靈活的大規模定制的生產能力。
智能制造不僅是愿景,更是行動
“C2M批量定制生產方式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先進產能的一種制造方式。”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東華大學教授聞力生如是說。C2M、高端定制,大規模定制,在這樣的業務里面,前期版型設計合體性的控制尤其重要。在力克的裁剪解決方案中,有效而實用的3D技術可以進行虛擬的打樣,不需要制作實體原型,不僅節省成本,同時加快產品上市的時間。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物聯網研究中心主任胡靜宜認為,除了設計環節,智能制造需要企業實現柔性生產。具備根據訂單驅動的自己排產系統,包括自動剪裁系統,系統自動分配訂單,按優先級排查。還有單件剪裁,里面同步,實時計算單號統計分析系統優化它的性能。力克的智能裁剪房系統可以很好地幫助服裝企業實現比較新的生產理念和提高生產效率。
胡靜宜同時認為,智能制造時代*核心的是要打通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流,用數據流帶動產品流、物流,整合其他的一些資源,幫助企業從生產產品向提供產品和服務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力克提供給大家的PLM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軟件,能幫助企業很好的管理數據流,實現效率的提升。
“幫助中國服裝企業實現智能制造對于法國力克不僅是愿景,而且是實在的投入。” 力克大中華區市場總監王廣輝先生表示。在過去10年中,力克公司累計在研發創新領域投入的金額為1.85億歐元。通過一體化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力克正不斷讓中國服裝企業受益于力克的**技術,在行業轉型的挑戰中重塑產品創新的核心競爭力,為中國制造2025助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