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4-18 來源:互聯網
千呼萬喚始出來。
4月12日消息,備受矚目的電子煙強制國家標準(GB 41700-2022)今天正式發布。
電子煙強制國標的發布,意味著中國電子煙長期無國家標準生產階段的結束,對行業具有開創性的歷史意義。
從10月1日開始,所有的電子煙產品都必須依照國標進行生產,按照國標允許添加的101種添加劑進行限量添加。
依照國標生產的電子煙產品,方能進入全國交易管理平臺進行銷售和流通,三無電子煙工廠和小作坊將正式作別。
「有標可依,有據可管」的電子煙監管時代正式到來。
出臺背景:
相關部門立足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開展了科學的安全風險評估,深入研究并充分借鑒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法規標準等,重點對電子煙煙具和材料、霧化物、添加劑和釋放物等關鍵風險點提出了嚴格要求,保證了標準的科學性、適用性和先進性。
電子煙管理辦法、電子煙國家標準及其他配套政策的制定,都是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電子煙產業法治化、規范化治理要求、解決目前電子煙市場與產業存在的突出問題、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也是認真貫徹實施煙草專賣法及其實施條例的重要舉措。
電子煙國標主要內容:
電子煙國標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10個要點:
1、不應對未成年人產生誘導性,不應使產品特征風味呈現除煙草外的其他風味。
解讀:水果等調味電子煙被禁止,只允許出現以煙草味主調的混合型口味煙彈。
2、霧化物應含有煙堿。
解讀:零尼、草本霧化等不含有煙堿的霧化不應鼓勵。
3、應使用煙草中提取的煙堿,純度不應低于99%(質量分數)。
解讀:合成尼古丁涼涼。
4、使用電子煙煙液的電子煙煙具和煙彈應具有封閉結構,防止人為填充。對于填充有電子煙煙液的電子煙或煙彈,視檢確定能否外加物質。
解讀:開放式電子煙涼涼,包括大煙霧和注油小煙。
5、使用電子煙煙液的電子煙煙具和煙彈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不應出現漏液。對于填充有電子煙煙液的電子煙或煙彈,以可能出現的*不利的方向放置于符合GB/T 1540要求的吸水紙上至少6 h。視檢確定吸水紙上有無電子煙煙液痕跡。
解讀:不應漏液成為了強制標準,將讓廠商投入資源和資金做好研發。
6、電子煙煙具應具有防兒童啟動功能和防止意外啟動的保護功能。
解讀:防止兒童使用的童鎖將成為煙桿的必備功能。
7、霧化區域溫度不應高于350 ℃。
解讀:基本涵蓋液態與固態電子煙。
8、霧化物中的煙堿濃度不應高于20 mg/g,煙堿總量不應高于200 mg。
解讀:以后上市的煙彈尼古丁含量不能超過20mg/g,3%,5%的時代結束了。
9、煙堿釋放量不應高于0.2 mg/puff。
解讀:控制每口吸入的尼古丁釋放量。
10、霧化物添加劑臨時許可使用物質清單及*大使用量均有規定,數量為101種,可添加甜味劑和涼味劑。
解讀:從征求意見稿的125種白名單到正式版的101種白名單,意味著所有廠商都將圍繞此做文章,巧匠將為無調味之彈而努力奮斗。
電子煙國標歷史進度表:
2017年10月11日,下達計劃
2019年10月16日,正在批準
2021年10月18日,正在批準回退為正在審查
2021年11月18日,正在審查回退為正在起草
2021年11月30日,正在征求意見
2022年3月19日,正在審查
2022年3月25日,正在批準
2022年4月12日,正式發布
2022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國標發布意義重大:電子煙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1、國標的發布,意味著「有標可依,有據可管」的電子煙監管時代到來,這是中國電子煙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標志事件。
2、全產業鏈將采用同一標準。包括電子煙工廠、霧化物、煙堿生產方和品牌,將從今日開始嚴格按照國標進行研發和生產,不再是各家企業按照內部標準生產,有利于使用同一個評價維度對電子煙產品進行檢測。
3、電子煙國標先行,許可資質申請跟進。國標發布后,工廠與品牌將根據相關細則進行煙草生產許可證申請,以盡快獲得合法生產資質,進入電子煙監管下一步。
4、在電子煙監管正式生效后,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非國標電子煙產品將成為**,建議各位可以收藏可以盤。
5、電子煙國標的發布,將成為全球各國重要參考,同時,也將繼續夯實中國電子煙制造的龍頭地位,標準發布后,有利于更多科研投入,進一步提升電子煙強國的實力和地位。
6、對于零售端來說,店主們暫時無影響,零售端的影響要看5月1日施行的電子煙管理辦法,以及相應過渡期或者緩沖期。
7、全體電子煙從業者和用戶都應該為主管部門和電子煙國標工作組工作人員致謝!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