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4日訊 3月12日,成都七中 實驗 學校小學部有家長曝光學校 食堂存在 食品質量問題,疑似使用過期變質的食物進行 食品加工。 事件一出引發輿論高度關注,截至目前成都市溫江區政府相關部門封存學校食堂原 食材,連夜組織安全放心的食材供應,保障學生正常用餐,進一步加強 食品安全監管,并對相關責任人開展全面 調查。
?
針對社會關注度高的 校園食品安全問題,3月8日,中國經濟網等單位組織召開的2019兩會議食廳上,在參會的多位代表、專家看來,除了對校園食品安全保持零容忍監管,更要將校園負責人、食堂原料采購人等相關人員都列為校園食品安全責任人。有條件的學校,還要讓家長代表學校餐品供應商競標和家長陪餐制度。
?
事件進展:36名學生就診 明日出調查結果
?
針對事件的發生,3月13日中午,四川省教育廳發布情況通報稱,立即派出工作組前往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會同成都市教育局進行核查處置,有關調查核實和相關工作跟進情況,將及時通報。
?
3月13日晚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要求四川省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地方黨委、政府的部署,加強與教育等部門的配合,迅速開展調查,依法嚴肅查處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學校和學生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
3月13日晚間,成都七中實驗學校給出“情況說明”:公司及學校對供應商監管不力,存在不可推卸的責任,向廣大師生、家長道歉,并承諾承擔責任。停止四川德羽后勤管理服務公司對學校食堂的供餐服務。學校過渡期間,由區教育局組織供應可靠食材。公司及學校的食堂相關責任人已接受區公安局的停職調查。
?
3月14日凌晨,成都市溫江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金溫江”今日發布公告,目前已有36名學生到醫院就診,將對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品安全問題的調查處置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預計于3月15日形成結果。另外,對全區大中小學和幼兒園食堂食品安全開展專項檢查,對涉嫌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個人、單位一查到底、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相關人士:明確**責任人 多方參與協力管理
?
3月8日晚,由經濟日報主辦,中國經濟網、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聯合承辦的2019“兩會議食廳”活動在北京舉行,會議對包括校園食品安全在內的多個話題,邀請兩會代表、委員和專家展開交流和討論。
?
對于校園食品的監管,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崇左市**中學英語老師黃花春表示,學校層面要定期公布食材的采購情況,對于供應商的情況要經常實地去考察。加強學校食堂內相關人員的培訓管理,任何進入學校飯堂、小賣部的人員都要有健康證以及培訓資格證,憑證上崗。
?
她還建議,學校食品來源**要公開競標,有條件讓家長代表參與競標過程,做到透明放心。
?
作為餐飲企業負責人,全國政協委員、陶然居飲食文化集團董事長嚴琦則建議“把采購部門負責人、廚師長和供應商列為食品安全的**責任人。”
?
嚴琦認為,要追蹤餐飲企業的食品安全,需要經過查證產品進出臺賬、追溯系統、索票索證等環節。實際上,真正的源頭在生產的廠家。經過調研發現,供應商為了不擇手段的競爭可能會給一些相關責任人一些好處。目前很多大型的餐飲包括酒店都有采購部門,她建議把采購部門負責人、廚師長和供應商都列為食品安全的**責任人,把餐飲企業的法人代表列為監管的**責任人。
?
針對校園餐飲安全的監管,嚴琦建議監管部門制定出招標的標準,同時設立一批有責任、有擔當的典型企業。
?
除了明確責任人,校園食品安全管理還需要多方協調。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邊疆表示,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的調查結果,目前很多校園尚缺乏統一的管理標準,需要政府、學校、服務商乃至社會組織多方的協作,從食品安全管理的后備資金、制度管理、員工意識、系統工作等各個環節來落實,進一步確保校園的食品安全工作萬無一失。
?
邊疆指出,政府應該對校園的食品安全問題采取強監督和零容忍的態度。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加大校園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把這些工作不僅算為學校的一項管理工作,而應該作為食品安全部門的一項管理工作。“因為現在很多學校的食堂是逐漸在向社會的團餐企業來放開,所以在監督校園本身的食品安全工作的時候,還要監督校園團餐企業”。
?
參與2019兩會議食廳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保障學校食品安全,下一步,相關部門要從落實學校校長負責制入手,加強監管。自行管理食堂的學校要明確相關崗位食品安全責任,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各項制度規定。食堂承包經營或者由供餐單位送餐的學校應以招標等方式,公開選擇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能承擔食品安全責任、社會信譽良好的餐飲服務單位,并加強管理,建立準入和退出機制。
?
“同時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和幼兒園建立集中用餐信息公開制度、家長陪餐等制度,主動接受家長和社會監督。”該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