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綜合消息
桃脯露天水泥地上加工
蜜餞是廣受歡迎的休閑食品,那么色香味甜的蜜餞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呢?在山東臨沂的蒙陰縣和平邑縣,一些老板告訴記者,這里加工桃肉的工廠很多,但大都沒有廠名和衛生許可證。同時這些晾曬的桃肉都是在路邊的露天水泥地進行鹽漬加工。記者在路邊看到:一個大水泥池里泡著50萬斤左右的桃肉,旁邊骯臟不堪。揭開蓋著水泥池的塑料膜,里面浸泡著的桃肉,有很多已經腐爛變質,一些垃圾也夾雜在其中。
記者問工人:“這些爛的、生蛆的桃將來要扔掉嗎?”工人回答說:“不能扔。”
添加劑竟按地域添加
在水池邊,還擺放著一些盛放焦亞硫酸鈉的白色編織袋。工人說,腌漬桃肉必須用焦亞硫酸鈉,它起漂白和防腐的作用。按照國家標準,蜜餞加工時可以限量使用焦亞硫酸鈉作為
山東臨沂平邑縣興隆果脯廠的周其喜告訴記者,廣東那邊要貨就多加焦亞硫酸鈉,杭州那邊要貨就少加焦亞硫酸鈉。腌好的桃肉經過人工去核后,就一堆堆地擺放在露天晾曬。記者看到,用來盛裝桃肉的編織袋,有的竟是動物的飼料袋,很多袋子上還明確寫著:含有藥物飼料添加劑。
當地人根本不吃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的塘棲鎮有著四百多年的蜜餞生產歷史,蜜餞生產廠家近百家。杭州超達食品有限公司是當地蜜餞生產的龍頭企業,其產品涉及話梅、楊梅和桃肉等多個品種。
在超達的原料倉庫,骯臟的地面上,一位工人正站在破舊的編織袋上運裝原料。鹽漬桃肉很多已經發出難聞的氣味。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各個生產環節都很隨意,在腌制的環節,就是在地里挖個坑,然后在加添加劑、防腐劑的時候,完全沒有度量衡,*后在裝袋子的時候,又是隨便用動物飼料袋來裝,這已經完全超出了人們對于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的想象,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廢舊塑料加工的過程。而且這種加工方式在行業內非常流行,整個制作過程在非常公開、毫無遮掩的環境下進行。
有人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蜜餞都是賣給游客,當地人根本不吃。”
添加劑普遍超標
記者分別在世紀聯華超市,上海來伊份的專賣店等地方,購買了標稱為杭州超達食品有限公司,杭州靈鑫食品有限公司,杭州百怡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個廠家生產的多個品種的蜜餞,送往了北京市理化分析測驗中心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甜蜜素,糖精鈉等甜味劑,胭脂紅、莧菜紅、亮藍等著色劑以及用作漂白劑和防腐劑的二氧化硫都超過了國家標準要求的*大使用量。有的甚至超過國家標準要求的三倍多。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可基表示,國家有明確規定,允許在某些食品當中,按一定量的范圍內使用日落黃、莧菜紅等添加劑,但是如果超范圍使用、超量使用,會對肝臟、腎臟造成傷害。
我國衛生部公布的蜜餞廠衛生規定中要求,蜜餞曬場必須距公路,鐵路50米以上,曬場也應有防蠅,防蟲,防雨等設施。而記者在加工企業的蜜餞晾曬場看到,晾曬場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不時地有蒼蠅、蜜蜂落在這些蜜餞上,晾曬的蜜餞筐里,已經落有多種雜物。
在超達公司的曬場記者看到,緊鄰公路邊場門口的兩片空地上,曬的是大片的陳皮和杏干,而陳皮的旁邊晾曬的則是一床棉被。
放任將毀掉地方名優特產
記者發現,很多地方都把蜜餞小食品當成地方名優特產品。這種現象之所以*后能泛濫到這種程度,有一個共性的問題,就是地方的監管部門相對以一種保護地方名優特產的態度,實際上*后把整個行業都毀掉了,時間長了,現在的結果就是,很長時間這樣一個地方的名特優產品會緩不過勁來。
對此專家呼吁,要讓堵塞監管漏洞的聲音不再無力。
專家呼吁,在整個的生產環節,這種小、亂、臟的現象要改變;第二,保護食品安全的守護神——監管部門要履行自己的職責,要堵塞監管漏洞。有了法規,有了標準但卻沒有人去執行,那就得有問責機制。據央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