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部分:市場回顧
2009年2月,正值農歷春節,棉花市場受節日因素影響較大,總體上看本月份棉花市場延續了上個月的好勢頭,棉花價格穩中有升,尤其是二月下旬漲幅較大,呈現出相違已久的購銷兩旺的形勢,人們對未來市場的信心進一步得到提升,部分地區紡織企業生產形勢較春節前已有所好轉。
棉花收購:二月份的棉花收購工作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個階段,前期由于受節日影響,棉花收購工作基本陷入停滯,除一部分400型企業外,大多數棉花加工企業都已停工。后期隨著節后各項工作步入正軌,棉花收購工作逐步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局面,尤其是400型企業都在全力收購所剩不多的資源,多數200型企業也在抓緊搶購,這與前幾個月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受整個棉花市場逐步回暖的影響,本月棉花收購價格一直在穩步上漲,400型企業收購價格已普遍漲到2.55-2.6元/斤,*高的價格出現在山東省,有的企業收到2.75元/斤。由于山東、河北、河南截止目前為止剩余籽棉數量較多,質量較好,因此價位較高。
棉花收儲:二月份棉花收儲工作從九日開始后一直在穩步推進,隨著收儲競拍辦法的不斷完善,競拍工作日趨公正、合理,一部分違規競拍到的指標被曝光、作廢,維護了全體交儲企業的利益。目前剩余的籽棉已經不多了,無論是交儲指標還是籽棉資源現在都到了競爭的*后階段,各地都在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全力搞好交儲工作。到二月底,第三批152 0173 3840萬噸收儲計劃已完成110.4萬噸。08年度以來,累計收儲已達224.4萬噸,占272萬噸總計劃的82%,其中內地為98.9萬噸,新疆為125萬噸。
現貨市場:本月棉花現貨市場進一步回暖,價格繼續走高,尤其是下旬漲勢更為明顯。以山東某大型紡織企業為例,春節后已連續三次提高皮棉采購價格,二級棉花價格達到11800元/噸,三級為11700元/噸。棉花價格持續上漲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從棉花供給方面來看,收儲是當前影響供給的關鍵因素。隨著收儲的進行,一方面市場上流通的現貨資源減少,另一方面可供交儲的棉花資源也相應減少,尤其是高等級籽棉,這使400型企業收購難度增大,籽棉價格隨之不斷上漲。據統計,當前籽棉收購成本比節前上漲了近200元/噸,成本上升是當前現貨價格上漲的直接動力。其次,從需求方面來看,春節過后紡織企業陸續開工,補庫意愿增強,為現貨價格上漲提供了契機。據了解,前期悲觀的市場預期使部分紡企不敢進行原料采購,導致庫存偏低,可是節后很多紡織企業都反映運營情況雖不如往年,但好于預期,因此,很多紡企開始集中補庫,從而導致短期內需求增加,助推棉價向上突破,目前的棉花市場可以說是購銷兩旺。月末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均價11436元/噸,較上月底11092元/噸漲344元/噸。國際棉花現貨市場價格本月大幅下滑,cotlook(A)指數2月末為52.8美分/磅,比上月末下跌5.9美分/磅。
期貨市場:2月份的期貨市場呈現出先漲后跌的走勢,在現貨市場的影響下,期貨市場走出了一輪上漲的行情,但由于受紐約期貨大幅走低的拖累,國內期貨又連續幾日下滑,但總體價格水平高于上個月。月底鄭棉期貨CF905合約價格為11890元/噸,較上月底上漲205元/噸,電子撮合MA0905價格為12172元/噸,較上月底上漲325元/噸。紐約期貨本月跌幅很大,月末5月合約價43.26美分/磅,較1月底下跌7.18美分/磅。
棉花進口:據海關統計,2009年1月,我國進口棉花7.8萬噸,較上個月下降53.7%,較去年同期下降50.1%。1月我國進口棉花單價大幅下降,平均進口價格1387美元/噸,環比下降9.1%,同比下降10.9%。從貿易方式看,1月一般貿易和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比例變化不大,進料加工貿易大幅下降,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明顯增加。1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口棉花占41%,與上月基本持平;進料加工貿易占26.5%,較上月減少近20個百分點;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占26.8%,較上月增加20個百分點;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為5.3%,較上月略有增加。從進口國家來看,美國棉花所占比例繼續上升,當月進口6萬噸,占進口總量的76.6%,較上月增加近15個百分點。印度進口量減少,當月僅為0.58萬噸,所占比例進一步下降,為7.4%,較上月下降14個百分點。當月第二大進口國為巴西,占進口總量的7.8%,較上月增加3個百分點。從配額使用情況來看,由于年初配額較為充裕,當月進口以關稅內配額為主,占90.1%,滑準稅配額和配額外進口分別占5.5%和4.4%。2008棉花年度前五個月累計進口54.8萬噸,同比下降42.5%,平均進口價格1637美元/噸,同比上漲7.6%。
紡織市場:二月份紡織市場和棉花市場一樣繼續回暖,棉紗價格一直在穩步回升,月末32支純棉普梳紗價格在每噸17500元左右,較上月末每噸提高600元左右,上漲幅度與棉花基本同步。本月國家出臺了紡織企業振興規劃,出口退稅率再次上調一個百分點,對紡織企業走出困境十分有利。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本月中旬對江蘇、湖北、浙江及廣東四個省份的棉紡織相關產業集群開展調研,實地考察了大、中、小各種規模的紡織企業共計38家,走訪了相關的產業服務平臺及銷售市場,調研結果顯示,95%的規模以上企業在春節后陸續開工,開工率在85%以上,且返廠的員工情緒穩定。多數企業反映,年后訂單情況要好于年前。企業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勞動合同法》實施、電汽價格上漲、融資難度大、稅負重、原料價格不穩定等方面。2月末,滌綸短纖價格為每噸7900元,較上月末每噸上漲了450元;粘膠短纖月末價格為11530元/噸,較上月末上漲1152 0173 3840元/噸。
第二部分:基本面分析與后市展望
全球棉花產銷存預測:據ICAC*新預測,08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367萬噸,較上次減少1萬噸;消費量2383萬噸,較上次下調18萬噸;出口量634萬噸,較上次下調24萬噸;期末庫存1231萬噸,較上次增加24萬噸。其中中國的進口量為142.5萬噸,下調了5萬噸。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近月來一再下調棉花消費量,充分體現出了全球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
宏觀經濟形勢:從美國的情況看,一月份大規模裁員的企業大幅上漲,二手房銷售持續下滑,二月份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到了42年來的*低點;從日本的情況看,一月份出口同比降幅達到45.7%,貿易逆差達到9526億日元,是1979年以來的*高紀錄;從歐洲的情況看,東歐的金融安全問題已十分嚴重,很可能引發第二波金融危機。種種跡象表明,世界經濟危機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形勢很不樂觀。與其它主要經濟體相比,我國的情況相對比較樂觀,就棉花市場而言,目前國際和國內形勢相差很大,這主要得益于政府應對危機的舉措及時、有力。但隨著各國紛紛啟動內需市場,歐美日等國提出“購買國貨”等措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難度驟然加大,我國紡織品出口形勢依然比較嚴峻。
政策面影響:二月份,國家出臺了紡織企業振興規劃,從目前的情況看,下一步在出口退稅和紡織企業稅收的“高征低扣”問題上國家可能還會出臺利好政策,這對紡織企業走出困境將發揮重大作用。紡織企業振興規劃提出,要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在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推進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提高紡織裝備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在這份規劃的指導和推動下,未來三年,我國紡織工業將積*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推動重點科技攻關、研發成果轉化和推廣,加大企業自主研發強度,提高產學研和產業鏈集成創新水平,加大技術改造規模,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未來三年我國紡織行業欲達到三大目標:出口保持8%的年均增長速度,紡織工業生產保持13%的年均增速,國內市場衣著類消費保持20%的年均增長。如果這三大目標都能實現,將為我國新增200萬個就業崗位。
后市展望:目前,收儲工作仍在進行,預計到三月中下旬競拍結束。交儲期間,棉花市場一般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對于收儲結束后棉花市場的走勢會有什么變化,現在還很難作出預測,這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全球經濟危機的發展態勢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盡管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都在全力救市,但至今還沒有明顯成效,這直接關系到人們的信心和消費。從基本面講,現在棉花供求關系已呈現出資源偏緊的苗頭,前期各方調查顯示,明年的棉花生產可能有較大幅度的下滑;從政策面講,國家對紡織企業的扶持力度和決心已顯而易見,可以說,這一切將對棉花市場的穩定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但對棉花后市也不能寄予過高的預期,畢竟需求問題是起決定作用的核心要素??v觀各種因素,我們認為盡管紡織企業目前形勢有所改觀,但根本問題還沒有得到扭轉,對棉花后市應持相對樂觀但必須謹慎的態度,積*穩妥地應對。(山東省棉花協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