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日,元氣森林的乳茶“0蔗糖”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糖,作為日常生活中繞不開的重要原料,是美食的好吃秘訣,也是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的快樂物,更是令人又愛又恨的產品。
美國作家戴維·考特萊特曾在《上癮五百年》中寫道,糖不僅是一種調味劑,還是一種安慰劑,它能夠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讓人產生快感。
而一位即將擁有孩子的父親,決定以身實驗,實際了解糖對身體的影響,開始一段吃糖之旅,于是《一部關于糖的紀錄片》就誕生了。
曾經給人類幸福的糖,隨著的消費量劇增,因其引發的各種疾病開始顯露,人們研究發現,糖是導致肥胖、蛀牙、糖尿病、心臟病等。
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布了 2019-2025 《健康口腔行動方案》,明確指出要在 全社會 開展 減糖專項行動,要求各中小學及幼兒園,禁止銷售高糖飲料,限制供應含糖飲品。
糖的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我們不能自我控制,主動的或者被動的食用過多的糖類。于是,催生出不少以“0糖”為賣點的商家,其中不乏大廠品牌。
2020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第三十條顯示,鼓勵食品生產者在食品標識上標注低油、低鹽、低糖或者無糖的提示語。
那么,乳制品包裝“0蔗糖”的標識,是否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呢?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原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鐘凱在接受21Tech采訪時認為,奶茶肯定不是無糖的,因為奶中就有乳糖。但0蔗糖確實也是事實,配料表里沒有就是沒有。“有些人把0蔗糖等同于0糖,嚴格來說要各打50大板,企業的宣傳存在一定誤導,但這個誤導也是建立在消費者的認識誤區上的。
在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看來,僅從產品包裝上的0蔗糖,還不足以說它是虛假宣傳,消費者也應該去了解產品信息。
消費者該如何了解產品信息?購買到想要的真“0糖”產品呢?
一、**要了解法律法規
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及其問答的相關規定顯示,產品外包裝上標注的“糖”指的是單糖和雙糖,而且宣稱“無糖”只需要滿足相應的條件,即每100克食物(固體)中糖的含量不超過0.5克。
比如,某款氣泡水其外包裝的營養成分表明確標出,能量為0,脂肪為0,碳水化合物為3.8g/100ml,糖為0,并在下方標注“本品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赤蘚糖醇,赤蘚糖醇能量系數為0kJ/g,是微生物發酵法生產的糖醇”,這種標識沒有任何問題,企業對外宣傳氣泡水是真“0糖”飲料,也是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二、要學會看配料表
我國《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定,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時使用的、存在于產品中的任何物質,均需在配料中進行標注。配料表必須如實地標注生產這種食品所用到的每一種原料,包含每一種食品添加劑。配料表的順序應當根據配料加入量從多到少排列,也就是越靠前,含量越高。所以,學會看配料表,把選擇權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業內專家認為,對于飲料消費,無論是含糖飲料還是標稱“無糖”的產品,都不能多喝,從健康角度,喝涼白開、礦泉水等不加糖的純水是*佳選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