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蠟筆小董 時間:2023-03-15
教幼兒園孩子拼音寫字,向低年級學生講解高年級古詩詞,給小學三年級出的數學題連家長看了都撓頭……記者近日赴多地調查了解到,正重啟大規模線下招生的校外培訓龍頭企業學而思,在所謂“素養課”包裝下,將超前、超綱內容納入教學培訓,把“幼小銜接”“應對考試”作為課程賣點,與國家“雙減”政策要求背道而馳,更和相關文件細則存在諸多沖突抵牾。
如此種種,距離學而思宣布停止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僅僅剛過一年時間。
而今,在“人文”“思維”“口才”等等外衣、面具之下,學而思涉及語數英內容的教學究竟是屬于嚴格受限且不得以營利為目的的“學科類培訓”,還是可算作操作空間更大的“非學科類培訓”?這個亟待厘清的問題,已成為影響“雙減”成效的關鍵。
_
01
“非學科”培訓為何研究校內考試?
_
“我們(的課)有周一到周五的,也有周末的,現在應該都報滿了。你先看看想報哪種(班),我再幫你查一下能不能插班、補報。”近日,上海一家學而思教學點的課程顧問向現場咨詢的記者表示。
此時,也有別的家長前來咨詢報名,得到的同樣是“名額緊張”的信息。“我們線下大規模回歸也就是從春季班剛開始,面授課開得少,”該課程顧問解釋道,“‘雙減’之后,我們一直都有(線上課)的。原來上海點挺多的,有八九十家校區,現在還有十幾家。”
注:圖為學而思相關崗位的招聘要求
這名課程顧問所說的“雙減”,即2021年7月,中辦、國辦發布《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后,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規范整頓。根據“雙減通知”,為“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明確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必須是“非營利性”,且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開課,更嚴禁資本化運作,外資亦不得利用可變利益實體等方式控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
“雙減通知”落地后,作為覆蓋幼兒園到高中階段、囊括語數英理化等諸多科目的學科類培訓龍頭公司,學而思不得不作出“重大調整”,宣布于2021年底退出K9(小學到初中)的學科類培訓。而此番線下課“大規模回歸”,學而思主要靠的是“素養課”的非學科類包裝。
記者昨日查閱學而思App發現,在“素養課”招牌下,學而思線下培訓設有“創新思維”“人文創作”等科目,主要面向幼兒園、小學階段,收費多為單科12至13節課3000元以上,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皆有開班。“現在一般是提前1-2個月開始報名,大概4、5月份就可以報暑期班了。”前述課程顧問補充道。
近日,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學而思現場教學點,記者看到,不少家長周末來咨詢報課,休息區也坐滿了等孩子下課的家長。“說是素養課,其實我們家長看中的主要還是課程對孩子語數英能力的提升。”在北京一個教學點,有家長對記者表示。據現場另一位家長說,孩子小學上學期的期末考試里,還出現了學而思之前教過的內容。
在號稱為“非學科類”的培訓中,怎會講到學校要考的內容?帶著這一疑問,記者昨日查閱招聘類App有關學而思的職位信息,發現其面向學齡前兒童及小學生的“數學教研”的崗位職責竟包括:“根據課標、教材梳理小學數學知識點、考察方式”,以及“研究全國各版本小學數學考試命題,能應用到教研產品設計中”。
_
02
號稱多個維度顯露“學科類”特征
_
“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2021年的“雙減通知”用了三個“嚴禁”來規范校外培訓。但在學而思的培訓內容宣傳中,記者發現諸多與“雙減”政策要求背道而馳之處。
以上文的“應試研究”為例,在學而思課程顧問所提供的宣傳材料中,其二年級培訓課程中,就有將“我們學的”和“學校考的”作題型對照,還有“校內附加題常見經典題型,專項突破”字樣的內容介紹。
注:圖為學而思課程宣傳海報
而縱觀上海、廣東、浙江等地對學科及非學科類培訓的鑒別細則(附注1、2、3),在培訓內容、方式、目的、結果的多維度綜合鑒別中,是否圍繞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科類學習內容教學,是否以提高相關科目(校內閉卷)考試分數為主要目標和結果,都是評判認定構成學科類培訓的核心要件。
_
03
“幼小銜接”教拼音涉嫌違規
_
除了在培訓中包含大量校內知識點,進行應試題型訓練外,學而思明顯涉嫌違規之處還有其“幼小銜接”課程。
注:圖為學而思教學內容
“雙減通知”明確提出: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但在對上海、杭州等地線下教學點的走訪中,記者發現,學而思向幼兒園家長“力推”的正是其拼音、思維等“幼小銜接”內容。
“我們人文創作(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的每節課還會教10分鐘拼音,你如果一直跟著上的話,不用擔心幼小銜接問題”,上海學而思一名課程顧問推介道。記者發現,其展示的線下課程資料中,“拼音”二字被特別標紅。
在杭州學而思,拼音學習則被納入所謂“魔力口才”課,當地的課程顧問向記者強調:“拼音和思維是幼升小的剛需,(一定)要報的。”
但是,按教育部門規定,小學一年級才開始漢語拼音教學,幼兒園階段不得提前教授小學課程。
_
04
跳出學而思,才有好未來……
_
《校外培訓路在何方?跳出學而思,才有好未來》,2021年“雙減通知”發布后不久,就有央媒記者曾以此為題,向學而思等校外培訓機構發出靈魂之問:是徹底轉變過去的商業模式,還是搞點“換湯不換藥”的小動作?
對學而思來說,這道題的難度或許不亞于讓一個學齡前孩子去參加S班選拔。
“雙減”對教培行業尤其是K9校外培訓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學而思母公司好未來便首當其沖,2021財年Q4財報數據顯示,K12(包括高中)業務收入占好未來總收入的九成,據摩根士丹利(2021年6月)的報告,其中K9業務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的比重高達80%。
以奧數課起家,主攻中低年級輔導、開創小班教學的學而思,曾推動好未來創造了美股上市時市值不到10億美元,一路漲至*高點市值達586億美元的“輝煌”。此后,好未來一度經歷斷崖式巨幅下跌。但在過去一年(2022/3/10-2023/3/11),好未來股價又從2.5美元漲至6.8美元。有機構認為,公司將“東山再起”,而評估其成長性的重要依據是:以(培養學生)底層能力為導向的素養教育符合大方向,市場規模將超千億元級別。目前公司的素養課程已初具規模。
在2022年4月舉行的2022財年Q4財報電話會上,好未來管理層也表示,公司2021年底全面退出K9學科類培訓市場后,重新自我定位于“智能學習解決方案提供商”,將業務梳理為學習服務、學習技術解決方案和學習內容解決方案三項。其中,學習服務主要是指提供素養課程。
據好未來管理層表述,公司從學科類向非學科類的轉變,*主要就是圍繞上述三項業務商業模式的轉變,提供了與此前不同的產品、內容。
但作為一家需要通過營利來回饋股東、支撐估值的上市公司,好未來的管理層在2023財年Q2財報電話會上也坦言,公司還“處于業務轉型的早期階段”,其在2023財年Q3財報電話會上又再次強調,“由于轉型,暫時沒有專注于提升盈利能力”。
即便好未來(學而思)業已完成向非學科類培訓的轉變,政策所要求的“公益屬性”也與資本的“逐利天性”相抵牾。
2021年的“雙減通知”就提到: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去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門關于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又進一步明確:“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要堅持公益屬性,遵循公平、合法、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培訓成本、市場供需等因素,合理確定收費項目和標準,控制調價頻率和幅度,并報送主管部門。”
此外,“各地要對照非學科類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對現有機構進行全面排查,不符合設置標準的要對標整改。對2023年6月底前仍不能完成整改的培訓機構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再看好未來的另兩項業務——學習技術解決方案和學習內容解決方案,似乎也有游走于“灰色地帶”的嫌疑。如近期熱賣的學而思學習機,約4600元售價的背后,核心賣點就是從學前到初中的學而思S級教師授課內容。
而此前,教育部針對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已有通知(附注5),對“變異形態”的查處方向即包括:違反培訓時間有關規定,通過“直播變錄播”等方式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
將連線觀看此前學而思教師授課作為賣點的這款學習機,究竟算不算變相的“直播變錄播”,亦尚待甄別。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