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8 來源:互聯網
7月4日~6日,在日本已成功舉辦了17屆的“中國紡織成衣展”亮相德國柏林,主辦方中紡集團攜手50家中國紡織服裝企業與歐洲采購商實現了無縫對接。在歐洲市場尚未走出經濟頹勢的背景下,德國柏林展現出了怎樣的市場機遇?業界對于首次在歐洲舉辦的“中國紡織成衣展”作何評價?近日,作為本屆展會策展人的中紡廣告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曉明,向記者暢談了此次赴德展出的感受。
柏林彰顯新時尚之都魅力
記者:“中國紡織成衣展(CFF)”作為一個誕生于日本的紡織服裝采購展,其多年來的展會品牌形象得到了日本業界的高度認可,商貿效果也為中國企業所信賴。相對而言,當前歐洲經濟還未擺脫泥沼,市場走勢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是什么樣的發展機遇與商貿前景促使主辦方選擇在德國柏林“從零開始”?
孫曉明:“中國紡織成衣展(CFF)”在日本已經成功舉辦了17屆。十幾年來,我們的團隊一直在積累國際展會的運作和推廣經驗,希望有機會將“中國紡織成衣展”的品牌形象推廣到除日本以外的其他地區。從2005年開始,我們先后對法國的幾大城市以及德國埃森等地進行了考察,希望通過在這些城市舉辦展會,將中國的紡織服裝產品推廣到歐洲市場。但由于種種原因,這一計劃并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近兩年來,德國柏林的時尚之都地位日益凸顯,尤其是在“面包黃油展(Bread & Butter)”和“柏林時裝周”的雙重帶動下,柏林逐漸成長為歐洲新一代的紡織服裝貿易中心。整個城市散發出時尚的氣息,每年都會吸引來自波蘭、捷克、丹麥等國的紡織服裝業者到此尋找商機。正是因為看到了柏林現在乃至未來對歐洲紡織服裝市場的影響力,今年我們與中歐紡織聯盟、德國紡織服裝協會、PR-BERATER公司合作,在德國柏林舉辦了歐洲地區的首屆“中國紡織服裝成衣展”。
記者:作為新興時尚之都的德國柏林固然充滿著機遇,但是在歐洲經濟低迷的特殊背景下,當地的零售商采購是否受到了影響?本屆展會的客流量如何?
孫曉明:德國作為中國紡織品服裝的第四大出口市場,其增長勢頭一直較為穩定。據中國海關統計,2011年,中國出口到德國的紡織品服裝總額為125億美元,同比增長28%。
近期,歐洲經濟的持續低迷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德國紡織服裝業的增長,特別是在進口市場方面。今年1~5月,德國自中國進口紡織品服裝同比下降了18%。這一數據反映出今年以來德國零售業整體的采購形勢。但即便如此,德國在中國紡織品服裝百億美元出口市場的地位仍然不容撼動。
除了市場容量外,本屆展會上本土觀眾的較高參與熱情也堅定了我對于德國市場的信心。在展會舉辦的三天時間里,我們共迎來500余位來歐洲及加拿大、美國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專業觀眾。其中,尤以德國本土的觀眾居多,到場的零售商、批發商以及品牌商共計300余人。一些知名品牌商決策人的參與更體現了德國柏林濃厚的時尚與商業氛圍,比如Hugo Boss、Adidas、Strenesse。
展會清晰定位提升商貿效果
記者:本屆“中國紡織成衣展·歐洲”在向德國推廣時采用了“白標(White Label)”這個名字,其意義何在?
孫曉明: 在柏林這個靠創意取勝的城市,展會用中規中矩的名稱難以吸引買家的注意。誰會想到“面包與黃油”會是時裝類展會的名稱。此外,展會的舉辦地點也都是出奇制勝:面積達5萬平方米的大型機場、或是廢棄的郵局倉庫等。創意與創新的時尚傳播模式可見一斑。所以,中國企業在德國舉辦的展會要融入當地,確立一個與中國企業產品定位契合、又易引起當地買家關注的名稱。
“中國紡織成衣展·歐洲”是專門針對中國紡織服裝供應企業的特點,定位于接單加工的專業展會。每年7月,柏林的多項時尚活動以及知名紡織服裝類的展會都同期舉行。比如,“柏林時裝周”、“面包黃油展”以及**女裝展(Premier),但其中唯獨缺少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加工題材類展會,“中國紡織成衣展·歐洲”的定位正是著眼于此。而“白標(White Label)”的概念不僅十分貼切展會主題,而且留給觀展者很多想象的空間,這種推廣思路在德國很受用。
記者:您如何評價本次展會的商貿效果?據您觀察,此次參展的中國紡織企業的產品呈現怎樣的特色?企業的接單情況如何?
孫曉明:這是我們**次將“中國紡織成衣展”的概念帶到歐洲。由于籌備期比較短,展會的*終呈現可能沒有做到十分**,一些方面還存在改進的空間。但我認為這是在歐洲主流展會市場上的一次有益嘗試。50家中國紡織服裝企業與歐洲買家實現了無縫對接,他們不需要再簇擁在某個國際性展會的角落里,也不需要成為某個展團的附屬品。我們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臺,創造了結識歐洲客商的**機遇。從這一點來講,作為主辦方的我們還是很有自豪感的。
本屆展會上,大多數企業都與歐洲采購商達成了訂單意向,像雪蓮這樣的企業甚至在現場就簽下了訂單。煙臺一家企業做棉服的企業3天時間里共接待了50位客商,專業買手對其問詢熱情很高。杭州一家從事棉毛混紡的企業目前也在積*跟進有合作意向的客商。從產品上來看,各式牛仔褲及女士套裝都選用了熒光色系,迎合了歐洲時下的流行特點。
未來計劃吸納多國參展商
記者:在歐洲市場上,“中國制造”的成本優勢已經不復存在,您認為是什么原因使得歐洲采購商還愿意為成本上漲的“中國制造”買單?
孫曉明:雖然價格優勢不再是歐洲企業到中國采購的主要考慮因素,但是中國制造商所能提供的高質量的產品和穩定的供貨能力仍然吸引著歐洲客商。展會上,大部分外商都認為“中國制造”已經不再是低水平的加工,而正在向具有創造性的中高端加工邁進。在他們眼中,我們的制造水平可能已經與羅馬尼亞等歐洲國家相當。而與之相比,我們的優勢還在于生產能力強,產品種類齊全。
記者:歐洲業界如何評價首屆“白標展”?為了打造更好的貿易平臺,下一屆展會將作出哪些調整?
孫曉明:從目前收集到的反饋信息來看,歐洲紡織服裝界以及當地媒體都高度贊賞了展會的加工采購平臺作用。許多觀眾都表示明年將再次回到“白標展”。而為了給買家提供更寬闊的選擇范圍,我們計劃在明年吸納更多的國外參展商。比如來自歐洲本土、拉美地區的紡織服裝企業。以此將“中國紡織成衣展·歐洲”打造成為以中國企業為主,融入不同國家紡織服裝產品的國際型展會。(中國紡織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