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歷經10多年的博弈,中國鹽業改革終見曙光。中國鹽業協會昨天披露,發改委主任辦公會議已通過第七套鹽業體制改革方案,并在各部委完成意見征求。方案的核心為2016年起廢止鹽業專營,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
鹽業經營權后年將放開
據悉,鹽業改革方案分六個部分共20項內容,核心內容是廢止鹽業專營。具體內容為從2016年起廢止鹽業專營有關規定,允許現有食鹽生產定點經營企業退出市場,允許食鹽流通企業跨區經營,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放開食鹽批發、流通經營。
中國鹽業協會人士表示,按照已過會的草案規定,鹽業在2015年繼續專營,2016年取消特許經營,2016年企業同時申請新許可證。2017年獲得新許可證的企業開始新的經營活動。
據悉,鹽業專營廢止后,食品藥品監督部門開始承擔執法資格。未來社會資本進入鹽業,只能進入已取得經營許可的企業。
專營體制多弊端
“中國的鹽業體制改革可謂是好事多磨,10多年前此項改革就開始啟動,此次通過的已是第七套方案”,有“中國鹽業反壟斷**律師”之稱的鄒佳萊昨天接受向記者表示。
中國目前的鹽業壟斷始于152 0173 3840年5月,當時為保障食鹽加碘,國務院發布《食鹽專營辦法》。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食鹽專營制度為中國消除碘缺乏危害發揮了積*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鹽業專營的弊端日益顯現。食鹽批發企業壟斷經營,割裂產銷鏈條,生產企業不能直接進入市場自主經營,沒有自主品牌,缺乏提高產品質量的積*性,長期以來損害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除上述弊端外,食鹽專營體制實行區域封鎖,并且專營主體既從事鹽政管理,又從事鹽業經營,政企不分,容易滋生腐敗等現象。審計部門還發現,食鹽在流通中被各級鹽業公司層層加價,造成流通環節價格偏高。
一家民營鹽業生產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一噸出廠價大約700元的鹽,加上包裝和運輸,成本也就1000元左右,但是賣到市場上就是3125元-4906元之間。
目前市場上400克裝的食鹽售價在2.5元左右,而按照上述人士說法,每袋食鹽的成本在0.5元左右。
還消費者選擇權
“第七套鹽業改革方案的出臺將打破行業壟斷,還給消費者選擇權”,鄒佳萊表示,以往鹽業都是由鹽業公司專營,這個公司*大的特點就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專營體制下,鹽業公司既有經營權,又有監管權。而鹽礦生產出來的鹽,只能由中鹽統購、調配,再經由鹽業公司去銷售。生產企業沒有銷售權,也沒有定價權、商標權。鹽業公司的這種“雙重身份”是違背市場體制的。
“鹽改對于消費者來說,*直接的利益不僅僅是價格,而是選擇權”,鄒佳萊表示,因為用量少,老百姓對食鹽價格其實并不是很敏感。鹽業體制改革*關鍵的是使消費者終于有了選擇權。以前是專營,消費者只能選擇中鹽的加碘食鹽,盡管中鹽總公司現在也有無碘食鹽,但市場上很難買得到,這其實就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不管怎樣,這一改革方案的出臺來得太晚,但是終于還是走出了這一步。”鄒佳萊如此感慨。
■鹽改歷程
152 0173 3840年5月國務院頒布了《食鹽專營辦法》,對食鹽產銷實行國家指令性計劃管理,對食鹽價格實行政府定價。
2001年隨著經濟市場化的推進,食鹽體制改革也開始推行。
截至2008年不同部委提出過5次鹽改方案,卻未能形成*后的草案。
2009年3月全國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要加快鹽業體制改革。
2009年底提出了第六個食鹽專營改革方案。
2011年3月日本核輻射引發食鹽搶購潮,多地現鹽荒。該事件直接導致鹽改暫停。(京華時報記者胡笑紅 實習記者賈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