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近日,一則“國家
??? 《每日經濟新聞》昨日從一位參會的人士處獲悉,近年來就是因為稀土標準問題“搞鬼”讓不少茶企的日子過得艱難。就連福建知名茶葉產區的地方官都感慨不已,他們為茶企的問題傷透了心。
??? 每年損失百億? 茶企哭暈
??? 據北京市食藥監局通報信息顯示,在北京今年上半年的不合格食品中,茶葉及制品是“重災區”,排在不合格食品種類的首位。比如據《新京報》今年5月報道,在華潤萬家銷售的250克袋裝“憶江南”鐵觀音(批次2013.11.26,標稱杭州憶江南茶葉有限公司生產,稀土元素實測值是標準值的3倍多。
??? 記者梳理各地信息發現,近年來,茶葉稀土超標成為食品安全問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2014年9月,新華食品報道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的下架停售的食品名單中,含有樂購、物美超市所售的3款鐵觀音檢出稀土超標。除了鐵觀音之外,黑茶、茉莉茶等一些茶葉也被曝光出稀土超標的問題。
??? 為何鐵觀音的稀土問題超標*多?媒體援引專家的觀點指出,茶葉稀土超標,有的是施肥引起的、有的是土壤累積起來的。稀土元素殘留體內會對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產生不良影響。
??? “這個行業因為稀土每年的損失至少達到了百億。”廈門茶葉協會會長王貴卿表示,其實不僅是鐵觀音,各種老葉茶當中都或多或少含有稀土,包括云南的普洱、湖南的黑茶,福建的鐵觀音、紅茶等等。
??? 記者對安溪和廈門茶葉企業采訪中獲悉,一直讓茶企備感“委屈”的是,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了茶葉中的稀土元素2mg/kg的允許限量標準,這一標準超過出口歐盟標準20倍!也就是說,出口到歐盟等地沒有問題的茶葉,在國內銷售就有可能因為稀土超標問題而被處罰。
??? 近5、6年來,茶企和一些專家都對茶葉中稀土元素的國家標準提出了質疑。“近幾年,上面對標準修改調研來了很多次了。”安溪一位茶企負責人對記者大吐苦水,在*近幾年茶葉行業下行困境之下,有關部門“不時的”檢查更給企業雪上加霜。
???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林榮溪對記者表示,按照標準定為2ppm(即2mg/kg,中國茶葉70%以上都會超過;稀土在過量的情況下會危害人體,但在適量的情況下對人體是有益的,2ppm的標準不具合理性。
??? 70%以上企業難達
??? 在記者采訪的福建茶企人士看來,林榮溪所說的“70%都會超標”一點都不夸張,甚至還有些保守。如果按照2ppm的標準嚴格檢測,包括安溪產區、云南產區及湖南在內的整個華南地區的茶葉尤其是老葉茶幾乎全軍覆滅。
??? 一位茶企負責人表示,如果這個標準放到蔬菜和大米的檢測中,也很少有能夠達到2ppm的,但目前只有茶葉行業需要嚴格按照這個標準。實際上,稀土在土壤的原胚中就有沉淀,即使不施肥,本身含有稀土的土壤種出的茶葉也會出現超標的情況。
??? 據悉,近日,國家衛計委食品司一行赴福建調研茶葉稀土標準修改案時,在安溪據悉了相關的討論會議,據《泉州晚報》報道,安溪縣農業與茶果局局長蔡建明表示,茶葉稀土限量標準頒布實施10年,安溪縣為標準的修訂作了8年不懈的努力。而被多次曝光不合格的知福茶葉負責人在陳述事實時,忍不住現場大哭。
??? 另據一位福建茶企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由于行業內都明白這個稀土標準幾乎難以達到,所以相關部門三不五時過來查企業一般都會出現不合格,而罰款從2萬元到數十萬不等。不僅茶企受傷,茶農也受傷,每次檢測費用都要數千元都由茶農承擔。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國家衛計委食品司的調研重燃了不少茶企的希望,據林榮溪透露,此次調研結果或會有不同,關人員口頭承諾,“10月1日前會給個說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